刍议高中化学必修与选修实验衔接教学

2019-11-14 16:16:14

1 2 下一页 摘要 以高中化学苏教版教材为本,分析必修与选修存在的衔接实验内容、类型,提出处理好实验衔接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必修与选修 实验教学 衔接教学
  
  在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某些必修内容与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存在着螺旋式上升的关系,同一知识点可能出现在必修以及某个选修模块中,然而,对学生的能力层次和教学要求存在着差异,与之配套的实验有的实验内容不同,有的内容相似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分析整套教材不同模块间相关的实验内容有助于必修与选修的衔接教学,有利于理解实验的教学功能,提升教学有效性。
  
  1高中化学苏教版教材中衔接实验内容的分析
  
  在高中化学苏教版教材体系中,存在着实验内容的相似性和教学的衔接性。依据学科体系和各册教材中相关实验内容的呈现进行系统分析,可以发现各模块中的衔接实验内容上相互联系、要求上螺旋递进。
  
  “实验基本操作”渗透在各模块实验中,相对集中在《化学1》专题1第二单元;《实验化学》专题1;《化学与生活》专题2第三单元和第三单元。主要涉及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物质检验和溶液配制,这些基本操作及其思想方法在全册教材中有关物质性质、物质制备等得到应用和强化。
  
  “元素及其化合物”实验虽然在《化学1》专题2、专题3、专题4各单元集中呈现,涉及卤素、钠、镁、铝、铁、铜、氮、硫等元素的单质及其典型化合物的性质实验,但不少相关实验还将在《化学2》专题1第一单元、《实验化学》专题2课题1和专题3、《化学反应原理》专题1、《化学与生活》专题2和专题3、《化学与技术》专题4等模块中再现。
  
  “有机化学”类部分实验首次出现在《化学2》专题3,在《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等后续模块中重现或补充与拓展。
  
  “化学反应原理”类实验同样在《化学2》初步探究了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反应限度的存在、典型原电池与电解,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深化与拓展,在《实验化学》和《化学与技术》模块中应用。
  
  由此可见,必修(化学1和化学2)中的实验内容多数将在后续学习的选修模块中再现或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在教学上存在着衔接关系。
  
  2衔接实验的类型及其教学建议
  
  实验教学是化学整体教学的组成部分,在必修与选修存在着相关性的实验教学中同样要遵循必修与选修教学的层次性与递进性,并以此原则来处理实验衔接教学。根据教材中的实验衔接特点和教学实践,可以将上述相关性实验分为如下衔接类型。
  
  2.1《化学1》与《化学2》之间的衔接实验
  
  两册必修教材全景式展现了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知识,实验衔接内容主要集中在元素化合物部分,虽然实验内容大同小异,但实验设计的意义不同,所以教学侧重点也应不同。
  
  在化学1,作为学生初学钠、镁、铝等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时的配套实验,意在通过这些实验来探究相关物质的性质,从而自主构建这些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知识。针对学生能力和已有知识基础,教学重点应在指导学生做好实验,正确描述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或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开展实验探究,把实验现象与物质结构相结合从而构建知识体系。如果说此时的实验探究是针对个别物质而进行的,在化学2虽然“重复”了以上部分实验或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差异,但其教学功能已发生了变化,实验内容中渗透了方案设计、原理的解释与验证等综合因素,需要把钠、镁、铝的性质实验进行纵向比较并与元素的原子结构、所在周期表位置等因素综合起来,从而得出元素周期律。
  
  2.2各模块与《实验化学》之间的衔接实验
  
  在必修的基础上分模块编写各册选修教材是新教材的外显特点。《实验化学》分专题以课题的形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验能力,凸显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其中实验内容的选择是多方位的,有的“再现”必修教材中有过的实验,有的来自《化学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等选修教材,还有的则是独立于各模块教材的“新”内容;从教材发展的纵向来看,有的实验保留了传统教材中的经典实验,有的则属于创新性实验。
  
  然而,由于在必修教材中没有像传统教材那样安排相对独立的学生实验课,必修教材中的实验探究活动容易受课时紧张等因素的限制而处理成教师演示实验,把学生实验的教学任务安排到《实验化学》,而到了《实验化学》教学时,又由于学校实验室资源紧张等原因无法集中落实实验活动,容易把实验教学演变成讲授实验,从而在事实上削弱了化学实验的教学。因此,处理好各模块与《实验化学》之间的衔接实验教学,使之充分发挥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应有的功能。为此建议如下: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