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让孩子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很多家长都会在高考前想方设法给孩子们弄点营养品“补一补”。从最初的糖水到麦乳精加鸡蛋,从鸡鸭鱼肉到各种口服液,再到如今的氨基酸、参麦等吊瓶,营养品也可谓是与时俱进。
事实上,对待高考营养品,大多数人是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也是一种暗示心理。尤其是在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对待营养品的迷信慢慢变成了一种从众心理,开始在家长以及学校当中流行起来,别人都打了,自己能不打吗?
归根结底,营养针的流行,并不是学生的身体出现问题,而是应试教育的积弊导致了家长们的病态心理,是考试制度、教育制度和就业制度综合作用的结果。
过分对补品、药品产生依赖思想,是舍本逐末的表现,千万别把营养针当成学生考前的“安慰剂”。
家长们不如拔掉学生身上的针头,让他们跑几圈,打几场球,或是睡个好觉,把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这才是最好的“营养品”。
家长莫把营养针当成考前“安慰剂”
2019-11-17 06:27:05
相关推荐
- 麻省理工数学家找到堵车答案 2019-11-24 20:08:51
- 专家支招高考冲刺营养秘笈 睡眠是最佳营养剂 2019-12-09 06:49:40
-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可控(全文) 2019-09-20 11:28:40
- 传经送宝的意思_传经送宝的成语解释成语故事 2019-11-22 13:49:04
- 关于举办“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冬令营”咨询会的通知 2019-11-26 13:3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