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主学习之路

2019-11-07 10:39:54

一、两种学习类型的剖析
  
  学习,总起来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维持性学习(或称适应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问题的能力;另一种是创新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
  
  维持性学习强调的是培养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它的价值基础是预先给定的,主要以公认的准则为基础,它重视模仿继承、重新获取知识成果和积累信息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在一定意义上是不可少的。但这种学习已不完全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当今各类问题的解决已不可能处在一个封闭的领域内,而必须是以必要的变化为中心。创新性学习就是要求能善于系统地提出问题,并把问题集中起来。它对公认的、典型的解决问题方法所抱的态度是:在采用它以前先加以判断,然后根据价值来决定是否采用。所以,在走向学习化社会中更应着重培养的是使学生具有对未来社会的应变能力,及独立思考、大胆求索的精神。学习的任务不仅仅是满足于获取某一结论性的内容,而是要把重点放在掌握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上。创新性学习是通过重建整体而不是分裂现实来促进思维的,因此它是以整体性思维为主导的,它反映了综合-----分析的时代精神。
  
  总之,继承是学习,创新也是学习;学习的本质在于获得一种对主体而言是新颖的经验。这种新经验或是现有的、或是未知的、或是需要探索的。创新离不开继承。但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创新,对当代人来说,更需要的是创新性学习。因此,自主创新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大学习观。现在基础教育中正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素质。基础教育如果能带领学生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必然会大大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自主与创新两者不可分割。自主是创新的前提,没有自主谈不上创新;而没有创新也就无从展现自主。只有自主与创新的完整统一,才能充分展示高科技、高情感时代人的自尊、自信、自强、自律这一进取型的人格精神。
  
  二、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基础
  
  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研究与创新性学习,已被教育界普遍认可。为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在化学创新性学习的研究中,我们明确了基础教育的三个课程板块,即基础知识学习、拓展课学习及创新性学习。基础知识学习即维持性学习,拓展课和研究性学习板块是需要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地进行的。
  
  拓展课的学习,原意在于拓展学生基础课的知识视野,感受化学学科的奥秘与魅力,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但是,由于“应试”仍然是现阶段基础教育中影响力巨大的指标,拓展课开展的效果并不理想,这无疑影响了进一步深入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因此,在研究性学习时,必须首先有足够的拓展准备,逐渐地介入,让学生对“研究”这件原以为高深莫测的事有一个足够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若脱离这一基础,突然介入,必然造成学生知识素质与研究课题、心理素质与“研究”本身产生较大的错位,从而导致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学生不响应的现象!
  
  三、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原则
  
  ( 1 )对学生,必须遵循“独立自主”原则。在创新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使学生在每一次研究过程中保持80 %以上的贡献度,让他们能够体验、参与、协作、思考、实验、调查、访谈、写作、应变……在创新研究性学习中锻炼和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完善他们的科学素养,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其综合能力。但,“自主而不制主”,指导老师的作用也不能忽视。
  
  ( 2 )对老师,必须遵循“指导为主”原则。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老师作用能不能准确定位,对研究题目本身影响不大,但是对学生的发展影响却比较大。老师在每一轮的研究性学习之中贡献度不宜超过20 %。老师就是万绿丛中的那一点红,既不能淹没在绿色中,也不能红的耀眼,更不能夺目。一般主要在课题选择、实施步骤、研究方法或关键问题上引导、点拨学生去思考、论证,但决不能代替学生去探索、求证。
  
  ( 3 )对化学而言,选取小课题时必须遵循“选化学或化学交*的题目”的原则,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促进化学学科的发展。
  
  四、创建“化学小社区”
  
  根据创新性学习的三个原则,我们组建了“化学小社区”。它可以解决研究性学习的发展问题,能够将各小组、各地、各校、各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归纳为能进行系统管理和引导的、操作性强的教学环节,使研究性学习开放地发展,始终保持研究性学习在学生中的生命力。
  
  创建“化学小社区”,我们拟定了三个原则:
  
  一是:以兴趣、自愿、自主为原则,成立相应的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社团,利用社团轻松自主的氛围,让学生在放松状态下参与交流,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放松状态吸取相关知识、吸取间接经验,为下一环节打好基础。
  
  二是:以积极、自主为原则,进行研究性学习。此前,必须让研究者清楚了解研究性学习的两个误区。
  
  ( 1 )去掉“作秀”认识。一些同学往往把研究性学习简单化,选题无方向,做事无目的,研究无结果,多为“议论议论”了事;另一些同学则认为“研究”高深莫测,是科学家的事。其实,研究性学习中仍然突出“学习”。其本质不外乎就是要求研究者用已有的知识或可以查阅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小课题,用以积累知识,体验过程及成就感。
  
  ( 2 )去掉“剪拼”认识。现代科学技术引入基础教育领域后,你不用担心学生没有查阅资料的多元渠道。应该重视选题中“主题”与“课题”的关系,学生容易把“主题”当做“课题”,在网上、图书馆及其他渠道找来一大堆资料,剪剪贴贴,构成“研究性学习”论文。实际上,真正有价值的选题通常是找不到现成答案的,找得到的是背景资料。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求将现有的新问题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拓展、放大、而不是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找答案!
  
  三是:以合作、自主为原则,组织编辑学科性研究性学习成果集,或者编辑专题式研究性学习网页供上网交流,形成能持久肯定学生成果的机制,并可以为学校的拓展性课程提供教参资料,传承相关知识,使后来的同学能够方便地站在自己师兄师姐的肩上开始“研究”。
  
  五、自主创新性学习的主题策划
  
  在三原则的前提下,只有确定适宜的主题板块,才能正确地把握研究性学习的程序。
  
  主题策划一:设立“化学论坛”
  
  将“化学论坛”的主题划分为专题讲座、趣味实验、资料交流、答辩观摩四个板块。专题讲座聘请相关教师对基础课程中有关化学拓展的内容进行专题讲座,以便拓展同学的知识面,感受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并学会权衡化学与技术、社会、自然之间的全局关系。趣味实验选择一些有一定难度和理论性的趣味实验供同学做,并要求探索实验“趣味”的原因。资料交流要求同学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去观察自然、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中有无与化学相关的现象,选取最感兴趣的主题,收集和查阅资料,并整理成有一定视角的系统资料,在社团内进行交流、讨论,达到选取主题、共享知识、共同拓展视野的目的。答辩观摩分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选取有争议的与化学有关的科技话题,请同学通过准备后,分出两组进行辩论,用以增强同学对科技的态度的人文性;另一种方式是组织同学参加高年级的研究性学习成果答辩会,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与方法。
  
  这一主题进行后,期望在知识的有序性和系统性方面产生变化,由分散的、凌乱的、无序的知识体系向集中的、有序的、系统性强的知识体系转变。同时,要求同学在经历该主题后,能够选出各小组的方向明确、范围适宜的研究小课题。
  
  主题策划二:确立“研究题目”
  
  根据各组选定的研究小课题,按研究性学习的程序划分为资料处理、确定框架、拟论方案、实施方案、论文答辩五个板块进行研究。
  
  这一板块进行后,期望将课题所有相关知识由点到面地放大,并且是有序的,这些放大的内容大部分还应该是研究者研究出来的。
  
  主题策划三:摆设“化学擂台”
  
  通过“化学知识竞赛”、“化学灯谜竞猜”、“化学实验技能比武”、“化学小论文征文”等打擂活动,积累化学知识,储备更多资料。
  
  主题策划四:“我们的化学”
  
  这是研究性学习的进一步总结、升华、反思阶段。把与化学相关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汇编成集或汇编成网页。可以划分为实验研究、设计发明、绿色化学、研究案例等四五个板块。实验研究主要汇集用化学实验来探索、求证、立论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设计发明汇集一些原始的选题设计,以及与化学相关的仪器改进、实用发明等内容;绿色化学汇集化学技术与人、自然、社会、文化之间关系研究的成果;案例研究汇集各小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背景、重要体会和关键环节解决的经历及其分析点评的内容。
  
  因此,要用主题为研究中的各环节定调,以便各板块执行的主体—研究性学习小组易于把握研究性学习的进程。
  
  这一板块进行后,期望把“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的所有化学知识,或与化学有关的知识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有序、系统的处理,统合为化学领域的独特知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