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生活化”不要走入误区

2019-10-31 21:39:44

1 2 下一页 课程既源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特别是要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使之与文本知识相融通,让课程重返生活世界,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和谐统一。新一轮课程改革吹响了“课程生活化”的号角,广大教师也积极行动,然而一些教师在实践中对课程生活化的理解出现偏差,致使“生活化”走样、变形、失真,这不仅无助于学生依托生活体验来理解文本知识,还可能适得其反。对此,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对这些误区做一简单分析,以澄清认识。
  
  一课程回归生活应回归学生真实的生活而非虚假的生活
  
  文本知识是前人从客观世界中概括出来的抽象概念、原理、观点等,它们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距离较远,学生不易理解和接受。课程回归生活,就是要借助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体验,在学生与文本知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以促进学生感知和领悟文本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建构。要实现课程的生活化,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选择真实的生活材料。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真实的感受,才能够通过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开辟一条进入文本世界的通道。如果教师一味地编造虚假的事例材料,其所期望搭建的学生生活世界与文本世界之间的“桥梁”就可能因为学生无法拥有相应的生活体验而崩塌。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不注意从学生的真实生活中寻找材料,而是想当然地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胡编乱造生活情境。如某教师在讲“人生价值”时,为了给所举的事例贴上“生活化”的标签,把某农民捐资助学的事移植到其读书的儿子身上,并把这种移花接木的做法美其名曰“艺术加工”。这些弄虚作假、主观编造的材料,既无法使学生产生真实的生活体验,还可能误导学生的思想,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这样的“生活化”使文本世界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难以联系起来,无法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化知识,必须摈弃。
  
  二课程回归生活应回归儿童生活而非成人生活
  
  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他们认识问题的视角、理解事物的方式都与成年人有所区别。如果我们在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用成人生活取代儿童生活,就可能人为地拔高教育目标,以致影响实际的教育效果。课程要回归的生活不仅是学生的真实生活,而且主要是学生的当下生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感知文本,实现与文本视界的融合。在这一点上,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尤应重视。品德的形成源于主体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教师只有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创设情境,才能引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促进道德的内化,使道德由知转化为行。然而,一些教师在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用成人生活取代儿童生活,一味地从成人世界而不是儿童世界中选择事例材料教育儿童,用成人的标准向儿童提出要求。比如,在“七一”纪念日,有的幼儿园组织小朋友过“党的生日”,以致活动中有孩子问:“党为什么还不来?”这样的“生活化”,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来?”这样的“生活化”,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忽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难以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不仅不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甚至会带来负面影响。教师在追求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一定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多选择学生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和榜样,使学生能从自身的生活体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理解生活。
  
  三课程回归生活应回归学生熟悉的大众生活而非陌生的特殊生活
  
  在课程回归生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的生活体验成为其理解文本的平台和支点,使之与文本知识沟通、感应,并产生同频共振的感觉,必须使课程立足于学生所熟悉的大众化的、普遍性的日常生活。如果相反,立足于大多数学生都不熟悉的生活或特定条件下的生活,学生就会感到费解。比如,今天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时仍旧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事例,就可能遭到学生的嘲笑;在讲“以德治国”时,用学生在互联网上加强自律的事例作为创设情境的材料,就可能让许多西部偏远地区的学生感到茫然。因此,在推进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从本校、本地区学生大众化、普遍性的生活入手,尽可能地选择那些为学生所熟知的材料,以促进学生顺利地走入文本,进入抽象的科学世界。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