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再也没能看到旭日东升的人

2019-11-11 19:26:01

魏建宽
  
  一
  
  1942年2月22日,被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誉为“人类灵魂的猎手”的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与妻子绿蒂·阿尔特曼以自杀的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地点是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的佩特罗波利斯的一家旅馆。自杀前,茨威格将一封亲笔的绝命书留在卧室的桌子上,这就是我们上面读到的文字。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但是茨威格没有等到那一年。他再也没有看到的阴霾散尽的那一刻,新的旭日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那一刻。
  
  茨威格的绝命书是一个标本,是一份起诉书,是不绝如缕的振聋发聩的钟声,是世界主义者的挽歌,是自由主义者被逼至绝境的悲吟。
  
  二
  
  茨威格的根在哪里?
  
  他的根在维也纳,在奥地利,也在那一本古老的犹太《圣经》中。
  
  茨威格是维也纳人,生于1881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1881年的维也纳是一座文化之都,是一座自由之都。维也纳人热爱文化,有着很高的审美品位,否则则不是真正的维也纳人。“自己生活和让别人生活”是维也纳人的著名原则与信条,这是宽容主义者的信条,是符合人性的信条,是为当时所有的维也纳人共同遵循的信条。
  
  茨威格的父亲是企业家,母亲是大银行家的女儿,优裕的家庭背景让茨威格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虽然他出身犹太人家庭,但是一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无论在中学还是在大学和文学界,他都没有遇到一丁儿麻烦和歧视。
  
  尽管茨威格的血液中流着犹太人祖先摩西的血,但维也纳的文化却竟然让他一度淡忘了自己的种族出身,将他熏陶成了一个有着世界主义眼光的人。
  
  无怪乎茨威格会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长大成人的时代是一个太平的黄金时代。
  
  三
  
  诚然茨威格是在呼吸着文化与自由的空气中成长的。
  
  他一生中结识了无数的文化名流。
  
  赫尔茨尔是必须特别提出的一位。
  
  赫尔茨尔是茨威格文学天赋的发现人,是他让茨威格的作品第一次在奥地利具有广泛影响的《新自由报》副刊的刊登。赫尔茨尔可不是一般的人,就是他,清醒地意识到要根本改变犹太民族的命运,犹太人不能接受被同化与一味忍让的命运,而必须在自己的故乡巴勒斯坦建立起一个国家。为此,他还出版了《犹太国》一书。为什么赫尔茨尔会有这样的远见,因为他曾在巴黎目睹德雷福斯被处以刑罚的过程。德雷福斯,这位法军总参谋部的大尉,只因为他是犹太人就被怀疑为德国的间谍而被定罪,其实这是一起蓄意的排犹事件。正是从赫尔茨尔的那里,茨威格获得了通向文学之路的通行证,更获得了文学必须为守护正义与自由而牺牲一切的信仰。
  
  此后,茨威格的一生还结识了无数的文化名人。
  
  梅特林克与维尔哈伦成了茨威格的朋友。通过维尔哈伦的介绍,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也成了茨威格的拜访对象。再往后,罗曼·罗兰、高尔基、托马斯·曼、乔伊斯、房龙等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都成了他的朋友。著名的音乐家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也成了茨威格的合作人,施特劳斯曾为茨威格的剧本制作音乐。茨威格在自己的别墅——位于奥地利萨尔茨堡小城的别墅,接待过无数位尊贵的文化的客人。茨威格曾在他的自传体作品《昨日的世界》中这样深情地说:“每年夏季给我们带来多少畅谈文学艺术的愉快和美好时光呵!”
  
  茨威格还不无感慨地说:“我和我们那个时代一些最优秀的人物结成了私人朋友,我欣赏过最完美的演出;我可以游览和观瞻那些不朽的城市、不朽的绘画、世界上最美的风景。”
  
  四
  
  心灵与心灵的相通是以人格的重量与艺术成就上的声誉为前提的。
  
  茨威格一生虽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是他的文学成就却决不在某些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之下。
  
  他曾这样描述自己的作品受欢迎的情形——
  
  “我的那本小书《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遍及所有的学校,印数达到二十五万。我拥有自己的读者群,一批可依赖的人,他们期待和购买我的每一本新书。”“他们信赖我,我也不可使他们的信赖失望。我的读者群越来越大。我的每一本书,当它在德国公开发行时,就要销售两万册,而且报纸上还没有登过任何广告。有时候我有意识地想避开那种成就,可是它却出人意外的固执,始终跟随着我。所以,我写了一本《富歇传》,目的是为了自娱。然而当我把书寄给出版人之后,他写信给我说,他将立即印一万册。我随即复信给他,请他不要把这书印这么多。我说富歇是个不会给人以好感的角色,况且书里也没有任何描写女人的插曲,这本书不可能吸引较多的读者;他最好先只印五千册。;一年以后,这本书在德国却印刷销售了五万册。”
  
  据上世纪三十年代日内瓦国际联盟的《智力合作》的统计数据表明,茨威格是当时世界上被翻译得最多的作家。
  
  正因为这样,当一位俄国的出版商在准备出版茨威格的作品时,才会写信给茨威格问他是否同意请高尔基写序言。
  
  高尔基在列宁与斯大林所缔造与领导的苏联是何许人也?他是列宁的文化界最要好的私人朋友,用茨威格的话来说是苏联的布尔什维克党的“牧师和教皇”,由他在俄文版的茨威格作品集前作序,那对一位非俄罗斯籍的作家来说,那是无尚的光荣。
  
  五
  
  茨威格作为一位信奉自由主义的作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他也的确体验到了一位自由主义作家所能享有和该享有的骄傲与光荣。
  
  当他偶然在德国的一家书店里,看见一个他不认识的中学生走进书店,用自己仅有的一点零花钱购买他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那种情景曾让茨威格深受感动;当卧铺车厢的列车员在登记姓名之后以尊敬的神态把护照交还给茨威格时,曾使茨威格感到了一种特别的成就感;当意大利的一个海关人员因为读过茨威格的某一本书而认出他来,然后优惠地不再对他的行李一一检查时,也使茨威格感到了一种无法形容的快感。
  
  尤其有一件事让茨威格难以忘怀,一位意大利医生,曾在战地获得过意大利最高奖赏的医生,因为与反的民主斗士马泰奥蒂案相关而被判十年重犯监禁。马泰奥蒂因反对的统治被残酷杀害。这位医生与另外五位勇士抬着马泰奥蒂的灵柩在罗马大街上公开向政府,接着又偷偷地收留了马泰奥蒂的孩子,结果被密探发现,继而被加以试图谋杀的罪名而被判十年重刑。这位医生的夫人心急如焚地找到茨威格,希望茨威格能利用对他的好感减轻对她丈夫的判处。茨威格当即就给写了一封信,结果大笔一挥,完全赦免了这位医生。
  
  茨威格在他的《昨日的回忆》中这样回忆这样事:“在我的一生中,还没有一封信有象这封信似的使我感到高兴和满足,如果说有一件文字工作曾产生过作用,那么,我就会怀着特别感激的心情想起这件事。”
  
  为什么会特别给茨威格这样的面子,因为是茨威格的书在意大利的第一批和最热心的读者之一。
  
  由引足以看出,茨威格曾在整个欧洲有着怎样大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六
  
  但分子开始左右着欧洲的命运之后呢?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1934年,从未属于哪个党派,也从不关心的茨威格在萨尔茨堡的家,第一次遭到了无端的搜查。茨威格认为:“至1934年初,在奥地利搜查私人家庭是一种莫大的侮辱。”这对于一个崇尚自由的茨威格来说,这的确是一种无法接受的耻辱。敏感的茨威格开始意识到肆虐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于是茨威格选择了离开维尔纳,在列车越过边界的时刻,茨威格这样描述他的心情:“我象圣经中的老祖宗罗得一样,知道我身后的一切都是尘土与灰烬,一切都凝结成了象盐一样苦涩的历史。”
  
  为什么茨威格称呼罗得为老祖宗,因为罗得就是那位在犹太人遭到浩劫之后不得不离开故乡时曾深情地回头凝望故乡结果变成盐柱的人。这是《圣经》中记载的故事,一个苦涩味十浓的故事,这也是犹太人在分子即将开始的排犹运动中会必然遭到的劫难的缩影。
  
  从此,茨威格开始成了一位的人,漂泊他乡的人。
  
  几年后,他的祖国奥地利就成了希特勒的一个省,茨威格失去了祖国。虽然他在英国,英国却已向德国宣战。如果茨威格以被征服的奥地利国民的身份申请护照,那茨威格就成了德国人,而成了德国人,就成了英国的交战敌对国。茨威格于是选择了以无国籍者的身份申请护照,但是这对茨威格来说,将是一件怎样难以接受的事啊。无国籍者的身份,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被保护,意味着随时可能遭遇驱逐。他的根没有了,他又在重复着两千年前他的犹太祖先的命运。
  
  茨威格说:“我曾常常在我世界主义的梦幻里为自己偷偷地描绘过这样的情景:没有国家、不用为某个国家承担义务,从而让所有的人没有区别地生活在一起,该是多么美好啊!”可如今呢?昨天还是一位外国客人,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一位有身份的绅士,茨威格在那里支付他的外汇并纳税,现在却成了者,一名避难者。
  
  作为避难者的身份与尴尬是无法让茨威格接受的。他说:“时至今日,我,作为一个出生于比较自由的时代、不接受教训的人,作为一个梦想的世界共和国里的公民,还一直觉得我的护照上的每一个图章犹如犯人额头上的一个个烙印;每次盘问、每次检查犹如一种侮辱。那是一些小事情,始终只是一些一事情,我知道那是在一个人的生命价值比货币的价值跌落得更快的时代里的小事情。”
  
  生命的价值被贬至极点,茨威格的尊严也一贬再贬。
  
  七
  
  说到这里,我们就该理解茨威格为什么会坚定地选择以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一生。
  
  作为一个奥地利人,他的祖国已经被希特勒吞并了,从地球上被抹去了!
  
  作为一个世界主义者,他看到的只有种族与野蛮的征服。
  
  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他已经沦为一个没有任何自由的者与避难者。
  
  作为一个作家,他的作品已经在德语国家全部被禁,这等于强行让他患上了失语症。
  
  虽然巴西这个国家为茨威格提供了一个最后的避难所,但是茨威格认为他该做的一切事都已做完了。其实写于1930-1940年的回忆录就是他的一封有着三十多万字的绝命书,他要说的,他要告诉给后人的,全写在那一部《昨日的世界》中。
  
  八
  
  在《昨日的世界》的结语中有这样几段文字——
  
  “四十年来,我把自己信念的一切力量都献给了这个愿望——实现欧洲的和平统一。我害怕人类的互相残杀的战争甚于害怕自己的死亡,现在战争第二次发生了。我整个一生热烈追求人性与精神上的团结一致,我在那个比其它任何时候都需要牢不可破的团结的时刻,由于那受到严重排挤的处境而感到无能为力。我感到一生中从未有过的孤独。
  
  “有点儿不同的是,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但是要达到这个新时代,还要经过多少地狱和炼狱呵。可是不管怎么说,每一个影子毕竟还是光明的产儿,而且只有经历过光明和黑暗、和平和战争、兴盛和衰败的人,他才算真正生活过。”
  
  茨威格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他已无法承受这一份孤独。
  
  一个以“脑力劳动是最纯粹的快乐,个人自由是这个世界崇高的财富”为信仰的人,用自杀的方式向这个黑暗的世界发出了最后的抗议!
  
  九
  
  我不敢再读茨威格绝命书的最后一行文字:“我向所有的朋友们致意。愿他们经过这漫漫长夜还能看到旭日东升!而我这个性急的人要先他们而去了!”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看出茨威格是一个多么善良的人啊!在他最绝望的时刻他仍没有将感谢与祝福送给给了他温暖的巴西与朋友。
  
  二战之后,德国思想家阿多诺说:“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可耻的!”或许茨威格生前就也有这种意识,在横行世界的时候,他再歌颂世界主义、歌颂自由、歌颂人性的宽容已经是一份耻辱,是一种没有力量的表现。于是他选择了最后的最极端的方式——自杀,发出了对最后的抗议。
  
  茨威格离去了,但他的绝命书仍在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我们上个世纪曾经发生过的那一场浩劫。
  
  只要这样,茨威格才算死得其所!
  
  让茨威格的绝命书成为不绝的钟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