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说爱莲——读《爱莲说》

2019-11-23 17:03:56

  作者:安徽 杨和平

  《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是北宋学者周敦颐的一篇“说”(相当于现代的杂文,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托物寓意,借物抒情)。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周敦颐来江西南康星子任南康知军,他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此时,周敦颐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期间,写下了脍炙人口名篇《爱莲说》,借此托物言志。

  一、托什么样的“物”。作者所托之物,即所爱之莲花。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从淤积的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不显得妖媚,它具有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它具有特立独行,正直不阿,豁达大度的特点。它“香远益清,亭亭净植”,香气远播,更显得清幽,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它资质过人,端庄自重,美名远扬。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它只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去玩弄,它是让人肃然起敬的君子。

  二、“怎样”托物。托物言志,是托物在前,言志在后,志往往蕴含在所托之“物”中,“言志”需对所托之物进行描述,通过描述暗示所言之志。那么,周敦颐是怎样托物的呢?㈠从多角度描写所托之物。一是写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二是写生长形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三是诉诸嗅觉写香气,“香远益清”。四是再写仪表气质,“亭亭净植”。五是写高贵的品格,“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㈡从多角度衬托所托之物。一是用“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进行烘托,用整体烘托局部,用“可爱者甚蕃”烘托“予独爱莲”,引发思考:“我”为什么独爱莲呢?二是用“世人盛爱牡丹”进行反衬。作者先说“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后说“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个“盛”和一个“众”前后照应,反衬“予独爱莲”。三是用“晋陶渊明独爱菊”进行正衬。作者前后用“晋陶渊明独爱菊”和“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两句进行衬托,“独”和“鲜”前后照应,衬托“予独爱莲”。㈢进行对比评述肯定所托之物。作者先用三个比喻句构成一组排比,评价三种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肯定莲的君子形象。再用三个议论、抒情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评论现实,表达感慨。

  三、言什么样的“志”。作者通过对“莲”、“菊”和“牡丹”的描写、评论和抒情,要表达什么样的“志”呢?㈠不做陶渊明式的“隐逸者”。陶渊明的“菊之爱”可以做两重理解,一是像“我”一样保持了人格的独立,二是做消极避世的“隐逸者”。相对陶渊明的“菊之爱”,“我”的“莲之爱”更高一筹。“我”既能保持人格的独立,也不做消极的避世者,而是积极入世,努力有所作为。㈡不做追逐名利的“富贵者”。世俗是一塘“淤泥”,世人都追逐功名富贵,“世人盛爱牡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作者对此表示了鄙视和厌恶,不做追逐富贵之人,洁身自好。㈢做莲花式的“君子”。作者对“莲”的描写,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的描写。“我”要做莲花式的“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在污浊的世界里保持清白与独自求真的心态,行事为人正直庄重、豁达大度,拥有好的姿态与芳名但绝不妖媚,坚贞淡泊、洁身自好,绝不许靠近“我”玩弄“我”。综合以上三点,作者借助描写、评述,要表达的志向是:“我”既不做陶渊明式的消极避世者,也不会像世人一般追逐功名富贵,“我”要在污浊的世间特立独行,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做一个莲花式的的君子。

  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莲花等物的描述、烘托、评述,立体化地呈现它们的形象,暗示自己的人生之志。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