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试题分析广州市中学语文教研会高三中心组〖编者按〗2007年语文广东试卷在试卷的结构、考点的内容、试卷的风格等方面,反映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课程内容改革的新要求,体现了继承与发展、平稳与变化的考试特点。认真研读、科学分析今年的广东语文试卷,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课程改革下的语文高考到底“考查什么”,又是“怎样考查”的;进一步明确2008年语文高考的改革方向,从而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备考方法。下面就对2007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作分析。第一大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峥嵘 狰狞 慎重 缜密周全 B.诅咒 趔趄 狙击 神情沮丧 C.讥诮 眉梢 俏丽 峭拔刚劲 D.辍笔 啜泣 拙劣 相形见绌 【答案】 B【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要求辨析所给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能力层级为A。B项的四个加点字是由四个声旁相同(声旁都是“且”)、却“读音完全不同”的形声字组成。“诅”读zǔ,“趄”读qiè,“狙”读jū,“沮”读jǔ。A项四个字也是形声字,“峥”和“狰”都读zhēng ,“慎”读shèn,“缜”读zhěn。C项四个字的声旁都是“肖”,但“梢”读shāo,“诮”、“俏”、“峭”都读qiào。D项四个字也是形声字,“辍”和“啜”都读chuò,“拙”读zhuō,“绌”读chù。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父亲收藏的那些产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造型、来自不同国家的玩具汽车,把小小的书房挤得满满当当,间不容发。B.我们不能因为有姚明等人加盟美国NBA,就妄自菲薄地说,我国的篮球运动足以与欧美篮球强国抗衡了。C.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展现了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D.我俩考虑问题时,他习惯从大的方面着眼,我总是从具体方法入手,虽然南辕北辙,但总能殊途同归。 【答案】 C【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C项的“名噪一时”的意思是“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很大,引起轰动”,也可解作“名声在一个时候广为传扬”,如:绿杨堤这座名噪一时的奇迹,早已荒废冷落,长满了野花、青草、蓬蒿、柳棵子。这个成语比较容易被误认为是贬义词而影响本题的正确选答。A项的“间不容发”本义指“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言空间距离极小”。引申义有两个: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形容极为精密或精确。本项用的显然不应是引申义,可能是想用其本义,但仍欠妥当。本义的“间”是指中间,强调的两者之间的“距离”。而本项句子所指的应是书房的“空间”,这是望文生义而导致误用的,可修改为:“……人也几乎无立足之地。”B项的“妄自菲薄”可解作“过分地看轻自己”。“菲薄”是指瞧不起;“妄”解作“胡乱”“随便”“过分”,而不是“狂妄”。本项句子大概是因误解“妄”而出错,也有望文生义之嫌。可换成“妄自尊大”。D项的“南辕北辙”本义指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本项句子说的是“我俩考虑问题时”虽然“不同”,但结果“相同”(“殊途同归”),这显然与“南辕北辙”的意思不合,这大概使用该成语时只看字面有“南”“北”二字,就错误理解为“不同”,以致造成误用。可修改为“虽然方法各异”。3.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 我们的学习效果。②老百姓说得好, 常年无灾情,不可一日不防备。③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 诚实温和。A.考查 宁可 品性 B.考察 宁愿 品性C.考查 宁愿 品行 D.考察 宁可 品行【答案】 A【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结合语境准确运用词语(实词、虚词)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考查”和“考察”是一对近义实词。“考查”,是指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如“考查学生的学业成绩”。“考察”,是指①实地观察调查,如“他们到各地考察水利工程”;②细致深刻地观察,如“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勤于考察和思考,才能有成就”。“品性”和“品行”也是一对近义实词。“品性”是指品质性格,如“品性敦厚”。“品行”,是指有关道德的行为,如“品行端正”。两者的区别在于“性”与“行”上:“性”指性格,“行”指行为。本题的第③句说的是“温和”,显然指的是“性格”,因此宜用“品性”。近义词的辨析,关键要抓住构成两个词语的不相同的语素。如“考查”与“考察”的不同在于一个是“查”,检查衡量;一个是“察”,观察调查。“宁可”和“宁愿”都是虚词,在与“也不”搭配时,表示一种先舍后取的选择关系。两者有时可以互换,不过还是有些微细的差别。“宁愿”偏重于说明主观意愿,所选择的做法主要取决于人的主观意愿(“愿”是一种主观意愿),如“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能让大伙儿受损失”。“宁可”偏重于权衡利害得失,所选择的做法既可以是取决于人的主观意愿,也可以是取决于客观情况(“可”,更多是表达一种客观的条件或可能),如“宁可有备无患,也不打无准备之仗”。(这里不能用“宁愿”)本题第②句中的“常年无灾情”是一种客观的情况,虽然也含有主观的愿望,但不可能由主观来决定,因此,宜用“宁可”,而不用“宁愿”。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B.纵观科学史,科学的发展与全人类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在西方是如此,在中国也是如此。C.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D.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答案】 B【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A项是语序不当。“两千多年前”这一定语修饰的是“文物”,因此,正确是语序应是:“……对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进行了……”如果按照原句的语序,那么,“两千多年前”就变成修饰“新出土”。C项属于结构混乱。“……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感染”是一个被动句,“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是一个兼语句,两种不同的句式混杂在一起,致使后一分句的主语出现了问题,有人把这种毛病叫做“句式杂糅”。应该将“使读者”三字删除。D项属于表意不明(有歧义)。由于语境条件不充分,“看了十天的报纸”究竟是“看了过去十天的报纸”呢,还是“连续十天在看报纸”?可以修改为“强迫自己一连十天看报纸”,或“强迫自己看了这十天来的报纸”。第二大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郭生,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①卷,类冗杂可删。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库。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②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选自《聊斋志异·郭生》,有改动)注:①涴:弄脏。②狃:因袭。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询问B.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友好C.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玩味D.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 记载【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D项中的“录”,除有“记载”、“登记”等意义外,用作“记录,抄录”也是常用义项。根据原文郭生越发怀疑狐狸的行为荒诞,他想用从前狐狸洒了许多墨点的文章来试一试狐狸这个语境,可断定“录”的意义应是“抄录”而不是“记载”。该义项曾在初中八年级教材的《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一句中出现。由于第5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D项当为正确选项。A项中的“质”,常用意义有“本质,实体”、“朴实”、“质问,质疑”、“询问”等常见的意义,根据原文,应是郭生写了多篇作文,准备向名流请教,所以应解为“询问”。该义项曾在初中八年级教材的《送东阳马生序》“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一句中出现。B项中的“善”,有“亲善”、“友好,亲爱”的意思,根据上下文,王生平素和郭生交好,所以解为“友好”。该义项曾在广东版高中教材必修5的《鸿门宴》“素善留侯张良”一句中出现。C项中的“玩”有“玩弄”、“观赏”、“琢磨”、“玩味”的意义,根据上下文,应是郭生把残缺不全的作文叫王生看,王生仔细玩味,所以解为“玩味”。该义项曾在广东版高中选修5教材的《促织》“展玩不可晓”一句中出现过。解答试题的方法一般有三种:根据已掌握的实词知识直接判断;其次是联系学过的课文知识加以辨析;其三就是运用替代法,把提供的词义置放于句子中,然后根据语境判断正误。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 心恚愤而无如何 B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何前是而今非也 以是益疑狐妄C 郭具言所苦 D 不自选择,但决于狐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掌握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D项中的两个“于”字,都是介词用法,但意义不同。第一个“于”译为“由”。原文“但决于狐”中动作“决”是狐狸发出的,故这个句子中的“于”字的意义就是“由”。(其实在字典中,“于”没有“由”的义项;这里解作“依据”更为准确,即“只根据狐狸的意思作定夺”)第二个“于”可译为“在”。原文“其兆已寓意于画”的意思是“这个征兆已经寓意在狐狸画的笔画中了”,故这个句子中的“于”译为“在”。A项中的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译为“但是”、“却”。第一句意思是“(郭生)心里非常气愤,却又无可奈何”;第二句意思是“怎么从前认为是好的今天却又认为不好呢”。B项中的两个“以”都是介词,译为“因”、“由于”,第一句意思是“恰巧有个姓王的,因事到东山来”;第二句翻译为“因此越发怀疑狐狸的行为荒诞”。C项中的两个“所”都是作助词,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为名词性短语(“所”字结构)。第一句意思是“郭生详细说出他感到苦恼的情况”,第二句意思是“(发现被)狐猜涂抹残留的字句,颇似春秋笔法”。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的一组是(3分)A 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B 又复视浣卷,类冗杂可删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 于是渐不信狐C 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 D 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 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B项中的上句“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描写的对象是王生,与郭生无关。虽然下句“于是渐不信狐”是郭生在狐狸以涂墨来判断叶公及郭生自己满意的文章水平不高后,不以为然,并开始怀疑狐狸,是属于“骄傲态度”。但是上句不符合“属于郭生表现”的前提,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A项上句描写郭生积文以询学求道,可见其虚心;下句描写郭生因多次考试顺利而心高气傲,可见其骄傲。C项上句郭生以狐为师得到提高后,认可狐狸对自己文章的判断,可见其虚心;下句写郭生认为狐狸现在否定那些之前曾认可过的文章是狐狸的荒诞行为,可见其骄傲。D项上句写郭生购买闱墨名稿时由狐狸来抉择,可见其虚心;下句写郭生因不信狐狸判断文章的水平而撤去供馔,锁起范文选本,可见其骄傲。本题解答思路应当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B.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C.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D.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很不以为然,就不再为狐狸设馔,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答案】C【分析】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着重在内容要点的分析概括上,能力层级为C。C项中“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的内容没有错,但狐狸这样做导致的结果是郭生逐渐不相信狐仙;而郭生明白叶公文章不出色的原因在文中却是“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这句话是说叶公因为文风不正,被收下狱,郭生这才逐渐佩服狐狸的先见之明,可见原因在此。故C项的分析错误。A、C、D三个选项对文意的概括分析没有错误,答案是C。这道试题的题面将小说内容依事件发展的先后次序切分为四个点进行概括,这四个点是“郭生家中闹狐患”、“王生为郭生解疑”、“郭生对叶公文章的认识”、“郭生考好后不再相信狐狸”;试题中拟设了四项对上述四点相关文意作了分析与概括。解答这道试题的方法,一般需要从全文着眼,然后寻找与选项内容相一致的信息。这类试题在设计错误项时,往往是选项内容在文中都有,但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不一定正确,这就要求考生在阅读文言文时不能采用浏览跳读的阅读方式,而要做到“字字落实,真正理解”才能够识别选项的正误。9.断句和翻译。(9分)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3分)⑵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②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参考答案】 ⑴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⑵①(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②郭生因此感激狐狸,常常置办(美味的)饭菜,供给狐狸吃喝。【分析】本题由两小题组成,其中⑴考查学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⑵考查学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对词的理解和词类活用的考查。能力层级分别为B和C。给文言文段断句,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的思路,把握内容的要点。例如,文章一开始就提到郭生“家中患狐”他“深患苦之”,接着写他在朋友王生的指点下以狐为师,学业大进,最后写郭生“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而“不为狐设馔”,结果失去狐的帮助,学业止步不前。这样,就基本上掌握了本文段的大意。而题目需要我们断句的自然段是文章的最后一段,从“异史氏曰”可以看出这个自然段是对上文的总结,主要是说明骄傲自满的危害性,把握好这些信息点,断句就有了保证。其次,要确定词在句中的含义,尤其要注意句式和语义。比如“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是文言中常见的对称句式,可作为断句的一个依据;又如“满之为害”在文中对应有两点,一为自以为是,一为因袭而不知与时俱进,因而在分析“满之为害”时,这两点应作为“大败涂地”结局的两个独立原因。第三,借助常用的虚词断句,如文段中的“也”,就是断句的语言标志。文言翻译虽然是主观题,但客观成分较强,答题时一定要根据原文内容,尽量采用直译的办法,对文句进行准确翻译,不能任意扩充或想象。今年的广东试题要求考生翻译两个句子,强调“大意”的把握。“大意”的界定一般是指“翻译的答案与原句的意义基本相同”。“基本相同”有两种情况:一是考生译文完全符合原句意思,且关键的语句能准确翻译出来,但在表述上有些微不同,这体现了语言转换的多样化特点。如“恒置鸡黍”既可译为“常常置办(美味的)饭菜”也可以译为“经常准备好(美味)的饭菜”,这主要是对“恒”“置”两个字的理解不同所造成的。二是表述的意思有个别不够恰当或缺漏的,而这些又没有违背“句子基本意思”的,如“郭异之,持以白王。’”翻译为“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给王生看。”这是属于“大意对,但有部分不恰当”的一类,因为译句没有把词语“白”准确翻译出来。这两种情况,阅卷场都各有明确的评分细则来规定。解答文言翻译试题的关键是掌握其中的实词、虚词及文言特殊句式。第①句中的关键实词是 “但”、“异”和“淋漓”。“但”字可译为“只是”“仅仅”,该义项曾在广东版高中必修1教材的《孔雀东南飞》“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曾在1999年的全国高考卷中考查过)一句中出现。“异”字是动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感到奇怪”,该用法曾在初中八年级教材的《桃花源记》“渔人甚异之”一句中出现,因此学生都不应该感到陌生。“淋漓”在中学教材的文言文中没有直接出现过,但在广东版高中选修5教材的《促织》一课中,对“两股间脓血流离”一句在页下注释里有这样的解说,“[流离]同‘淋漓’”,而“淋漓”意为液体从外渗或往下滴,在现代汉语中仍有使用。据此,“淋漓”一词也应属学生有了解的词语。关键的虚词是两个“以”字,第一个“以”是介词,翻译为“用”,第二个“以”是连词,表目的,可以翻译为“来”,这都是“以”字的常见用法。从句式上看,这句话属省略句,省略了主语“狐狸”,在翻译时应补全。从整句看来,词语及句式中的难点较多。第②句中的关键词语是“以是”和“德”。“以是”是常见的搭配,解作“因此”,该义项在初中八年级教材的《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中曾出现过,学生应不陌生。“德”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可理解为“感激”。这里考查的是“德”字的语境义,该义项在初中九年级教材的《鱼我所欲也》“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中以通假字的形式出现过唯一一次,其中“得”通“德”,感激的意思。因表现形式不同,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这是今年文言翻译试题中的一个难点。全句无特殊句式。【参考译文】郭生是我县东山人。(郭生)从小就喜欢读书,只是山村里没有地方请教,二十多岁了,字的笔画还有很多错误。先前,(他)家里闹狐患,穿的、吃的和用的,经常会丢失,(他)深深地为狐患而感到苦恼。有一天夜里读书后,他把诗卷放在桌案上,(第二天发现)被狐狸涂抹得乌黑一片,杂乱的地方甚至连字行都分辨不清了。(他)于是挑选了那些稍为整洁的编辑起来读,仅仅只有六七十首,(他)心里非常气愤,却又无可奈何。后来他又准备了二十多篇诗作,准备(拿来)向名流请教。第二天早上起来,却看见被翻了出来摊在桌案上,(上面)几乎被浓黑的墨汁涂满了,(郭生)更加愤恨(狐狸)。恰巧有个姓王的读书人,因事到东山来,(他)一向跟郭生友好,便登门拜访(郭生)。(王生)看到了被涂污了的诗卷,便问起郭生。郭生详细叙述了他为狐狸所害的苦况,并且拿出残存的诗文给王生看。王生仔细玩味诗文,(发现)被狐狸涂抹残留下来的字句颇似春秋笔法(文字简约而意寓意褒贬)。又再看被弄脏的诗文,大多是冗长、杂乱而应该删除的。(王生)惊讶地说:“狐狸好像是有心的。(你)不但不必忧虑,还应当马上拜他为师。”过了几个月,(郭生)回头再看过去的作品,顿时觉得狐狸涂抹得很对。于是(他又)改写了两篇文章,放在桌案上,想看看有什么怪异发生。等到天亮,(郭生发现)文稿又被(狐狸)涂抹了。(这样)过了一年多,(狐狸)就不再涂抹郭生的文稿了,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墨迹)淋漓,布满纸上。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文稿来告诉王生。王生看了以后,说:“狐狸真是你的老师啊,这样的好文章可以考取功名了。”这年,(郭生)果然考进了县学。(郭生)因此很感激狐狸,常常置办鸡肉黍米一类好饭菜,供给狐狸吃喝。(郭生)每每购买闱墨名稿,都不是自己选择,而是只由狐狸来决定。因此,他在县、府两级的考试都名列前茅,在乡试中又考取了副榜贡生。当时,叶公的文章,风格典雅,词藻华丽,家家户户都在吟哦诵读他的文章。郭生有一个抄本,珍惜爱护到极点。不料被(狐狸)泼了一碗多的浓墨在上面,污损得几乎没有剩下一个字;(郭生)又拟了题目,模仿叶公的文笔来写作,自己觉得很满意,不料又全被(狐狸)涂掉了:于是慢慢地(郭生)不再相信狐狸了。没多久,叶公因为朝廷要端正文风而被拘捕下狱,(郭生)又逐渐地佩服狐狸有先见之明了。但每次写一篇文章,(虽然)经过苦心构思,(但是)往往被(狐狸)涂抹污损。(郭生)自己认为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于是)自视甚高,有些飘飘然,因此更加怀疑狐狸行为荒诞。于是抄录以前曾被狐狸洒了许多墨点的文章来试试它,狐狸又全部把这些文章涂污。(郭生)便笑着说:“这真是荒诞了!怎么从前认为是好的文章今天却又认为不好呢?”于是不再给狐狸安排饮食,而且把范文选本锁到箱子里面。第二天早上看到箱子分明严严实实地锁着,打开来看却发现读本首页上涂了四道杠,比指头还粗。第一章涂了五道,第二章也涂了五道,后面的就没有(涂抹)了。从此以后,狐狸也再没有来了。后来郭生在科举考试中考了一次四等,两次五等,(这)才知道那预兆已寄寓在狐狸的涂画之中了。异史氏说:“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谨慎会得到好处,这就是天理。稍微有点名声,就自以为是,坚持叶公文章中的坏习惯,因袭旧作而不去创新,这样发展下去非一败涂地不会停止。自满的危害竟然有这么大呀!”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溪 亭 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⑴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⑵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参考答案】⑴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⑵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分析】2007年诗歌鉴赏题由两小题组成。题⑴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题⑵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层级均为D级。本诗的大意是:南宋灭亡后,诗人时怀旧君故国之思,在清秋清冷之时,更觉愁思郁结。诗人徙倚溪亭,观览景色,思绪纷披,直至日暮,尚徘徊不去。矫首遐观,但见初月挂高树;微风冷吹,似觉酣酒已半醒。林中高树萧疏、落叶飘零,野地空旷寂寥,流萤掠影,诗人踽踽独行,心绪不宁,唯有闲坐,百无聊赖地细数着那空中的点点浮光。此时,忽闻渔歌唱晚,不知起于何处,诗人放眼遥望,远汀之外,孤灯隐现,想那点渔火必是渔歌放处。全诗语淡辞婉,营造了一个月淡风清、叶落萤流、歌远思渺的清秋夜境,字里行间氤氲着诗人落落寡欢、郁郁失意的孤独之情,也隐见诗人的孤愤和孤高。本诗充满了故国之思,并非一般的悲秋诗,诗人在诗中尽情抒发了孤独苦闷和漂泊无依的情怀。第⑴题侧重考查对诗歌意象的浅层理解,即找出 “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第⑵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答题时不能把题目给出的字词孤立起来理解,一定要回归原诗,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进行分析。例如,细读原句,我们发现“穿”与“数”之前皆有一个表明情感的形容词“独”和“闲”,虽不是直接修饰,但深受其辐射。由此可推断出“穿”和“数”的答案是诗人“孤独徘徊”和“苦闷无聊”的情感,而情感是离不开意境的,所以答题的思路则可确定为先描述意境,再探析字词中的情感。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王湾《次北固山下》)(2)间关莺语花底滑, , ,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杜牧《阿房宫赋》)(4) , ,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答案】(1)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2)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疑绝(3)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4)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多选只按前3题给分。)【分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层级为A。解答本题稍有难度的地方,恐怕在于个别语句不是最经典的名句,考生的关注度可能不高,他们面对考题会出现记忆模糊的现象;还有就是个别词语也较容易写错,如第⑶题的“锱铢”一词。今年的考题提示我们,复习一定要全面覆盖,名篇中的次名句也须关注,同时易错易漏的字词要反复温习。第三大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创新与想象 王生平 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求的是美;科学是理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二者似乎不搭界,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 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古人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深沉慨叹;今人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中的“是”改成“这”,而提议者被尊为“一字之师”;著名钢琴家因演奏成名的钢琴曲错了一音而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了艺术上的一字之差、半拍之慢,是美感强弱的构成因素、决定成分。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 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即使有了新的突破、价值和意义,也会是“睫在眼前常不见”,只是有些“美妙”感,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不能说清楚、道明白。杨振宁20世纪50年代关于“交换规范场论”的论文就经历了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只觉得这篇文章很美妙。到了60年代,才觉察到它的重要性。我到1964年以后才清楚认识到它跟数学的关系。” (《杨振宁文集》)电报的发明者美国人莫尔斯原本就是画家,1832年10月他在由法国返回美国的轮船上,一名叫杰克逊的医生在介绍一种叫“电磁铁”的新器件时说:“实验已经证明,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以神速地通过。”正是这句话使莫尔斯沉浸在神奇的幻想之中,他大胆设想:既然电流可以在瞬间通过导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电流来远距离传输信息呢?这个想法使他坐卧不安,从此以后,他告别了艺术,投身到科学领域,专门研究电流传输信息的问题,最终发明了电报。美国发明家郝奥发明缝纫机的针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都是在“无意识”的梦中完成的。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既不是著名的建筑师,也不是卓越的力学家,而是一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 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王国维曾提到了这一现象,他通过讨辛弃疾词《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的研究,认为“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1964年8月,在同周培源、于光远谈哲学时也认为,“这首诗含有地圆的意思”。西方物理学家海森堡说“美是真理的光辉”,而爱因斯坦直接把科学发现称为“自由创造”,表达的均是同样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审美与科学殊途而同归: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分途在求真、抽象与求美、具体的社会分工上。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中外先贤、学者给了我们以忠告。达尔文说,若有来生,不再成为制造公司的机器,每周要读诗、赏画、学音乐。工程院院士许国志诗云:“他生倘得从吾愿,甘为诗书再献身。”由于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又由于生活、实践是整体的、不能分割的,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的强强联盟,消化着消极的弊病,使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态势。科技美学的诞生标志着这一点,而美育学科的建立,则意味着我国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将大有作为。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启示我们,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6分)A.艺术追求的是美,但也离不开真。 B.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会有美感。 C.科学家在追求“真”的同时,有时也会感受到“美”。D.科技创新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也离不开理性思维的辅助。E.文中所说的“职业的痴呆”,是指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 F.科学与艺术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答案】A、C【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概念、句子的理解,以及对文中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层级为B和C。估计本题的难度会比较小。A项的表述来自原文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提到:“艺术……追求的是美;科学……追求的是真。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第二段又提到:“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A项的表述是这两处的信息的整合。C项的表述则来自对原文第一段和第三段以下信息的筛选整合:“科学……追求的是真”(第一段);“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有些‘美妙’感”(第三段)。历年的高考题,对文意理解正确的选项的设计一般不会照抄原文,而是采用这种有一定跨度的信息筛选整合方式。B项考查的是对原文第二段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原文的表述是:“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这里,“科学性”是“艺术美感”的必要条件(没有科学性就不会有美感),但选项却将原文的表述偷换为充分条件(有科学性就会有美感),这是逻辑判断上的偷换。D项也是对文中句子的理解。原文第三段末是这样表述的:“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选项中的“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应该是艺术创造,而非科技创新,这里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E项考的是对文中概念的把握。“职业的痴呆”这一概念出自原文第四段:“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文中所说的“职业的痴呆”是指在科学研究中缺失形象思维和审美意识的后果,而非选项所说的“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F项中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的表述显然与原文意思不符。虽然艺术和科学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但艺术主要用形象思维,科学主要用理性思维,两种思维方式是有本质区别的。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的是(3分) A.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B.说,《木兰花慢》含有地圆的意思。 C.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美学诞生了。 D.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对观点与论据的把握,是根据要求对文中相关信息的筛选,能力层级为C。A项的“发明电报”,属于科学发明,但这一科学发明缘起于“神奇的幻想”,这正说明了“艺术与科学有重叠,有交融”的观点。B项中的《木兰花慢》是艺术创作,“地圆”是科学发现,这也是“艺术与科学有重叠,有交融”的论据。C项的科技美学自然也是论据,况且文中有如下的表述:“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态势。科技美学的诞生标志着这一点。”D项提到的“感性、直觉与顿悟”属于形象思维,是艺术创造的特性,本项没有涉及“科学”,因此本项不能做论据。解答这道题,首先明确“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一句是处于第四段的开首。从文章的行文思路看,本句既是对上两段内容的归结(可从“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的表述得知),又是第四段的中心句。因此,本观点句的论据就可在第三、四段中找。14.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4分)【答案】不重复。第二段是说艺术的表达技巧需要适中,符合客观规律,因而有科学性;第四段则说艺术作品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因而有科学性。【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和思路的把握,能力层级为C。第二自然段谈到艺术的科学性问题,目的是要强调在艺术表达中科学性的重要。这可以从本段所举的三个例子和段末的总结句(“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们所理解”)看出。而第四自然段之所以谈到艺术的科学性,是要从“艺术中常常蕴涵着科学”这一角度来论述“艺术与科学有重叠、有交融”的观点。文中举出王国维、对《木兰花慢》的评说的例子,就是要说明“艺术中蕴涵着科学”这一观点。据上分析,虽然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艺术的科学性问题,两者的角度和目的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它们并不重复。解答这道试题,可先从分析文章的思路入手:本文围绕“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话题,提出“科学与艺术应该交融”,“既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又要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的观点。围绕这一话题和观点,文章安排了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总起;第二、三自然段通过事例,分别论述了“科学性对艺术表达的重要性”、“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第四自然段则是对上两段内容的总结与深化,论述“艺术与科学有重叠、有交融”。第五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在上文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任何的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从而再一次回应了“创新与想象”的标题。根据上述结构思路的分析,我们再分析二、四两段的内容。第二自然段谈到艺术的科学性问题,目的是要强调在艺术表达中科学性的重要。这可以从本段所举的三个例子和段末的总结句(“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们所理解”)看出。而第四自然段之所以谈到艺术的科学性,是要从“艺术中常常蕴涵着科学”这一角度来论述“艺术与科学有重叠、有交融”的观点。文中举出王国维、对《木兰花慢》的评说的例子,就是要说明“艺术中蕴涵着科学”这一观点。据上分析,虽然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艺术的科学性问题,两者的角度和目的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它们并不重复。15.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分)【答案】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应该学习艺术,以不断提高形象思维的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能力。(2分)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应该学习科学,以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更有利于把握艺术的规律。(2分)一个人既懂得自然科学,又有艺术素养,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作者观点的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这道题也涉及对文章行文思路的把握。我们在对第14题的分析中已经提到,本文围绕“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话题展开论述,并提出了“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的观点。但这并不是本文的真正写作意图,本文的真正写作意图出现在第五自然段的表述中:“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第五自然段的这些表述,其实就是本题的答案所在。第四大题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泥 泞 迟子建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然而春风来了。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撒手人寰的老妇人。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美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纯美之极的事物是没有的,因而我还是热爱雪。爱它的美丽、单纯,也爱它的脆弱和被迫的消失。当然,更热爱它们消融时给这大地制造的空前的泥泞。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印带回主人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时就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泥水呜呜地哭,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孩子的母亲却快意地笑起来……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然是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了。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俄罗斯的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阴郁、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如今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是在融雪的时节,我走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种久违的泥泞。泥泞中的废纸、草屑、烂菜叶、鱼的内脏等等杂物若隐若现着,一股腐烂的气味扑入鼻息。这感觉当然比不得在永远有绿地环绕的西子湖畔撑一把伞在烟雨濛濛中耽于幻想来得惬意,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木轮车沉重地辗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的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但是,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给人力量的泥泞。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16.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4分)【答案】突出了雪美丽与丑陋的两重性,从而为下文写泥泞作铺垫。(从写热爱雪到热爱泥泞)【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把握行为思路和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其实还涉及对作品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层级为C。作品的标题是“泥泞”,表明其抒写的主体是“泥泞”。在抒写主体出现之前先写次要的东西(雪),往往就有“铺垫”、“渲染”、“引起下文”等作用。可见,在写“泥泞”之前,先写“雪”,是要为“泥泞”作好铺垫。然而,仅仅说“先写‘雪’,是要为‘泥泞’作好铺垫”是不全面的,因为文章第一段写“雪”之美,第二段又写了“雪”之丑。文章作者认为,既然爱雪,就不仅要爱雪之美,也应同时爱雪之丑。并由此引出了本文的主旨: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因此可见,文章开头描写雪,是为了突出雪那美丽与丑陋的两重性,从而为下文写泥泞作铺垫。17.作者为什么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请联系全文回答。(5分)【答案】因为泥泞带来了乡村质朴自然的生活气息;泥泞诞生了“跋涉者”;“泥泞”使人自然回忆起民族艰辛的历史;“泥泞”使人自然想起土地的广博和祖国的含义。【分析】本题考查品味重要句子和赏析作品丰富内涵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文章是围绕着“我热爱泥泞”这一思想情感来铺写行文的。因此“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一句显然是本文的主旨句。从篇章结构上看,文章的第三段末作者抒写了“(我)更热爱它们消融时给这大地制造的空前的泥泞”的思想情感,接着第四段描写了早春时光泥泞不堪的山村生活场景,并以独立段抒发了“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的情感。然后,再展开联想(“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综观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一句在篇章结构上又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如果说“山村的泥泞”是实写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联想”则是虚写,“泥泞”则是抽象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象。为什么“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呢?第七自然段抬头一句就作了回答:“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联想到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等踏着“泥泞”前行的跋涉者。这一段的最基本内容就是,泥泞使我联想到了跋涉者,泥泞诞生了跋涉者。18.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会呢”,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答案】因为泥泞是浑然天成的,无法人为制造;而且泥泞象征着苦难与屈辱,没必要在未来的路上人为地设置逆境和挫折;但是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可以促使人们重温历史,所以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我们会渴望在“泥泞”中再跋涉一回。【分析】本题考查从文章不同层面层层深入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探讨作品中蕴涵的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F级。下面按题干要求理解的两句话依次作分析。首先,“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揣摩“不会刻意制造”的意思,其中一层意思应该说的是泥泞是“不可人为”,也就是说不是想有就有的,它是自然存在,“浑然天成”的。再有一层意思就是不会特意、没有必要让“泥泞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这个说法意味着“泥泞”是某种会妨害、阻碍“未来”的因素。那么是什么呢?结合上文的内容,扣住其中的重要词语,诸如“艰难的跋涉”、“深重”、“腐烂的气味”、“苦难和屈辱”等等加以推想、意会,就可以确定“泥泞”可以象征着“困难”、“挫折”“逆境”等方面的意义。其次,“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这里要理解指的是在什么情状、环境下对泥泞的“渴望”,揣摩那一组“当我们……”的排比句,可以体味出其中喻指的情状、环境特点是疲软、茫然、麻木等。那么,渴望“泥泞”什么呢,“泥泞”能给人什么呢?一句它“使人警醒,给人力量”可以照应题意,除此还有吗?能否从上文抒写对“泥泞”热爱的内容中得到思维启发找出“渴望”的理由?应该可以。比如“泥泞可以促使人重温历史”,就是扣住文中相关语句来意会推想得出的,它“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想起……想起……”,细细揣摩语意,说的是历史带给人的深重感受,而不忘历史,就能使人警醒。适当的引申推想,则可形成更为全面的答案。(二)实用类文本阅读访钢琴演奏家傅聪 傅聪,钢琴演奏家,生于1934年,著名翻译家傅雷之子。1955年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第三名和“玛祖卡”演奏最优奖。他以“钢琴诗人”的称号闻名于世。 你很小就开始学习钢琴了吗? 我的父亲钟情于法国文学,还把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他是罗曼• 罗兰和其他许多法国艺术家的密友。在我只有5岁的时候,他就影响乃至强迫我学习钢琴。不过,到我17岁去波兰学习钢琴的时候,我已经真正爱上弹奏钢琴了。 你最喜爱的作曲家是谁? 喔,太多了。像肖邦、贝多芬、舒伯特、瓦格纳……他们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流传后世的杰作。我们永远不能用“完美”来形容音乐上的造诣,每种探索都是阶段性的,每个新的时期对杰作都有新的定义。 我觉得,肖邦呢,就好像是我的命运,我的天生的气质,就好像肖邦就是我。我弹他的音乐,我就觉得好像我自己很自然地在说我自己的话。莫扎特是什么呢?那是我的理想,就是我的理想世界在说话,他是我追求的理想。舒伯特像陶渊明,舒伯特的境界里头有一些我觉得就像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文人传统上特有的那种对人生的感慨。 我听说现在数量惊人的中国家庭送孩子去学钢琴,你怎么看这件事? 假如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成名成家的捷径,那他们是不可能做到的!假如他所追求的就 是这些的话,他所得到的价值就不是我认为的音乐艺术里面的价值,而是世俗观念里面的 价值,那是一种很危险的价值。假如不具备对音乐那种“没有它就不能活”的爱,那还是不要学音乐,学电子、学医、学法律成功的机会都要大得多!学艺术一定要出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有“大爱之心”,然后愿意一辈子不计成败地献身。假如有这样一个出发点,即使孩子不能够成为一个专业的音乐家,可是他有了一个精神世界让他可以在那儿神游,这也是一种很大的幸福! 你认为追求音乐更高境界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我在各国讲学时经常举个例子,那就是黄宾虹说的“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他拿庄生化蝶做一个比喻,说“师今人”就好像是做“虫”的那个阶段,“师古人”就是变成“蛹”那个阶段,“师造化”就是“飞了”,也就是“化” 了……伟大的作曲家写的作品完成后还会不断地发展,它会越来越伟大越深刻越无穷越无尽。所以“造化”跟自然一样生生不息,不断复活、再生、演变。真正的“造化”是在作品本身。 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天分?勤奋?一颗敏感而善良的心?还是 思想? 可能这些都需要……但是现在我觉得,也许最重要的是勇气,能够坚持黑就是黑,白 就是白,永远表里如一。这在音乐上也很难做到。 你经常提到“赤子之心”这四个字,这是不是你做人、弹琴的原则? 是呀,如果你的琴声很纯洁地发自内心,就会天然有一种感染力。我父亲经常说,真诚第一。感人的音乐一定是真诚的,有的人可以弹得很华丽很漂亮,你也会欣赏,但被感动是另外一件事。科尔托就是这样,他有很多毛病,但是他真实感人。 什么是你说的好的音乐? 对音乐内涵有真正的理解,而且真正有个性,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有道理的,是真正懂了音乐之后的创造。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辈子的学问。 (节选自[法国]多米尼克•夏代尔《音乐与人生》)19.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 (4分)【答案参考】被访者的基本情况;对音乐的认识和追求;怎样成为一个艺术家。【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掌握访谈文本的特征以及整合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在本访谈中,采访者一共提出了七个问题,题目要求考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因此,我们不应随意摘抄,而应将这七个问题大致进行如下的分类和整合:第一方面,是第①个提问,内容是“开始学习钢琴的情况”(“很小就开始吗?”),被访者的回答是“我怎样开始学习钢琴的”,因此可以归纳为:被访者学琴的经历/被访者的基本情况。第二方面,是②③④⑦等四个提问,内容是“对音乐的认识与追求”。第②问的虽然是“最喜爱的作曲家”,但其实问的就是他们的作品(乐曲),也必然涉及为什么喜爱他们的作品,这就是“对音乐的看法”,被访者的回答也就是谈自己对几位作曲家的作品的看法。第③的提问也没有直切“对音乐的看法”,但实质就是对音乐的看法:如何看待音乐艺术里面的价值——追求世俗观念里的价值,还是追求精神世界里的价值?第④的提问就比较直接——对音乐最高境界的追求。第⑦问“什么是好的音乐”,自然就是“对音乐的看法”了。第三方面,是⑤⑥⑦等三个提问,内容是“怎样成为一个艺术家”。第⑤问的是成为艺术家的最重要条件(勇气)。第⑥问“做人、弹琴的原则”,因为这一问是紧接上一问而来的,因此这里问的依然是“做艺术家的原则”。第⑦既是对音乐的看法,从被访者的回答中,还可以看出了“怎样成为一个艺术家”的内容。如果从被访者的回答来看,其实第③也涉及“怎样成为艺术家”的问题。在对第三方面内容的归纳时,必须注意采访者的提问已从“钢琴家”拓展到了“艺术家”,表述时一定要注意。20.傅雷曾对傅聪说:“做人,才做艺术家。”从全文看,傅聪认为艺术家应该怎样做人? (5分)【答案参考】能摈弃世俗观念,有“大爱之心”,有献身艺术的精神;有坚持原则的勇气;有“赤子之心”(真诚)。【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和评价被访者的主要观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如果说19题是对“问”的内容的梳理、归纳的话,那么,本题则是对“答”的内容(“艺术家应该怎样做人”)的梳理、归纳。而本题题干提示说:“做人,才做艺术家”,因此,本题的“应该怎样做人”,其实也就是“如何做艺术家”。在文本中,最明确提到“如何做人”的是傅聪对第六个问题(“……这是不是你做人、弹琴的原则”)的回答。在回答中,傅聪赞同了采访者关于“赤字之心”的说法,故此,“应该具有‘赤字之心’”或“真诚第一”是答案的要点之一。答案的第二个要点可从对第五个问题的回答中找到。采访者问:“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换句话说,就是“怎样做一个艺术家”。傅聪对此的回答是:“最重要是勇气,能够坚持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永远表里如一。”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答案:坚持原则的勇气、坚持真理的勇气等。答案的其余要点可以从采访者提出的第三个问题入手分析概括(即如何看待数量惊人的中国家庭送孩子去学钢琴),这个问题似乎并不涉及“如何做人”,但实际上,傅聪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却涉及一个人(艺术家)的“追求”问题(应该追求什么),这就很自然地谈到了“如何做人”的问题。傅聪在回答中谈到这么几个观点:①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摈弃世俗的价值观(不应该把艺术作为成名成家的捷径);②应该有“大爱之心”;③应该有不计成败地献身艺术的精神(对艺术具有“没有它就不能活”的爱)。傅聪的这三个观点,就是答案的另外三个要点。21.根据傅聪的观点,演奏家如何才能使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不断地发展”,“不断复活、再生、演变”?(6分)【答案参考】演奏家要经历一个“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的过程,在音乐上有很高的造诣;演奏家要对音乐原作的内涵有真正的理解,领悟到作曲家的精神世界;演奏家把个人体验和追求融入作品,从而使作品具有个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对作品进行演绎、阐释与再创造)。【分析】本题考查考生从不同层面发掘文本深层意蕴的能力,并要求考生探究文本中的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F。本题的答案可以从傅聪对第四问和第七问的回答中寻找,而最直接的答案应该在对第四问的回答中。演奏家“追求音乐的更高境界”,就是指演奏家使作曲家的作品“不断地发展”,“不断复活、再生、演变”。对此,傅聪的回答是:演奏家要经历“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的过程。所谓“师今人,师古人”,就是演奏家首先要对音乐原作的内涵有真正的理解,领悟到作曲家的精神世界。然后就是“师造化”。“造化”,这里指的就是对第七问回答中的“创造”和“个性”。即在领悟作曲家的精神世界的前提下,对原音乐作品不断进行个性化的再创造。而这种“再创造”是无穷尽的,所以傅聪说:“伟大作曲家写的作品完成后还会不断地发展,它会越来越伟大越深刻越无穷越无尽”,并“生生不息,不断复活、再生、演变”,而它的前提就是在“师今人,师古人”之后的“师造化”(创造)。第五大题22.下面是2008年奥运会四个比赛项目的标识图形。请你选取一个,围绕图形的内容,紧扣动态特征,展开联想,写一段话。要求语言通顺,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含标点符号)。(6分)【参考答案】 ⑴刹那间,只见他右手抓住篮球,一个箭步,然后如大鹏展翅,腾空跃起,以千钧之力将球稳稳地扣入篮筐。 ⑵东方神鹿王军霞像离弦之箭冲出了对手的“包围”,她将里贝罗们——抛在身后,在万米跑道上展现了万米红霞。【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准确、鲜明、生动地运用语言和正确使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今年这道语言表达题,具有以下一些 特点:
其一,题目选取了四幅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项目的标识图形,这种选料,贴近生活,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其二,从题型上看,本题是一道图文转换题,但本题并不仅仅要求对图表内容作简单介绍、说明,而且要求“展开联想”,“紧扣动态特征”进行描述。其三,综合性强。本题不仅要求对图形进行介绍,而且要求描述,并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达到准确、鲜明、生动的表达效果。其四,题目要求考生在四幅图形中自行选取一幅作答。下面,以参考答案为例,对试题要求作简要分析。⑴刹那间,只见他右手抓住篮球,一个箭步,然后如大鹏展翅,腾空跃起,以千钧之力将球稳稳地扣入篮筐。 ①本答案按照题目要求,选取了一个图形进行描述,得1分(如
2007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试题分析
2019-11-13 16:55:55
相关推荐
- 《正弦定理》教学案例分析 2019-11-08 18:38:00
- 补助的同义词 2019-11-04 18:40:30
- 迎战高三 高二理科生如何做准备 2019-10-05 19:28:01
- 电路教学尝试 2019-11-18 13:01:35
- 北京市朝阳区2011届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试题 2019-11-12 13:3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