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师大初教院游泽生
把语文教学变成单纯的传授语言知识、进行思想教育的工具,这样必然使充满旺盛活力的语言文字变得苍白无力,学生学起来也是毫无兴趣、索然寡味。学生语感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训练,语感素质得不到提高,这势必影响到学生语文能力(听、说、读、写能力)水平,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所以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应把语感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那么,什么是语感?学生的语感如何生成?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素质呢?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语感来源于客观言语,是人的语言器官长期感受语言对象不断积淀的结晶。语感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形成。培养语感能力就是要以优美的言语对象作用于人的语言器官。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能力,进行语感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多读、多记。我国传统阅读教学重视语言的积累,强调博览,熟读成诵。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熟读有助于正确理解,有助于感受形象、语言的美,还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运用时得心应手,意到笔随。特别是那些文质兼美的诗文更应要求儿童熟读成诵,这是一条为前人所证明的积累语言和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语感能力的培养在,在儿童时代尤为重要,正如郭沫若所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注重加强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有感性的积累才会有理性的妙悟。
二、通过朗读、增强语感能力。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的基本训练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反复朗读课文能体验到文章语言文字的节奏、情绪色彩、内在韵律、情味气势等。当然朗读是在老师的指导点拨下进行。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激起学生对语言文字鲜明的“内心视像”,一边读,一边在脑中浮现画面,引导学生正确地感知语言文字,促成其“内心视像”的形成。特别对那些难于言传的词句,更要通过朗读来意会,感受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如《可爱的草塘》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象置身于大海中一样,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加点为重音)这段文字写得很美,应以一种惊叹、抒情的语调去朗读,朗读时要特别注意轻重缓急。第一句突出草塘之大之美,如置身于海洋的感受。第二句写的浪花(绿色的草浪)的颜色和动态变化,要读出动感,前缓后急。且边读边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情感:又大又美的绿色海浪,微风中,碧浪涌动,向远方延伸,这是一幅多么美妙令人神往的画啊,置身此景中,赞叹之情有之,喜爱之情有之。可见,通过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蕴含的形象、情感、色彩和内在意蕴直接敏锐的感知力,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其朗读水平也就会大大提高,所以朗读与语感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三、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感知词语情状,训练语感。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着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教师提出“焦急”、“耐心”这两个词语,诱发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首先让学生展开联想,回忆自己的生活体验。如到火车站接亲人(外婆或爸妈),你提早等候在车站,可是未到时间或火车晚点了,这是你的心情当然是焦急的。然而,你仍然要坚持等候,没有回家,这又表现出很有耐心。由此点拨引导,学生即能顿悟到此处的“焦急"是表现出了老奶奶盼望早一点看到总理灵车;“耐心”表现了她送别总理的诚心,不管多晚都要等到。这就准确地反映了老奶奶对周总理热爱和怀念的感情。
四、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情景,理解词句,获得语感。如《少年闰土》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其表层意义很好理解,但是要真正读懂这句话,把握其所蕴涵的深刻含义及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就得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品词析句才行。老师要善于启发,巧于点拨,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剖析。“天空"本来是一望无际广阔高远的,给人一种心胸开阔、自由舒展的感受。而此句中的“天空”一词,前面用了三个方位短语加以修饰、限制,使得这天空是有形的,是被可怕的高墙围住的很小的一块。这里的,“高墙”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指封建制度,封建规矩。他们生活在封建家庭里,生活在高墙之中,不能接触到外面广阔的世界,如井底之蛙,只能坐井观天。所以,这三个词一步一步形象地写出了他们当时的生活环境很狭窄,知识很少。同时我们联系上文体会到,在此有“我”对闰土的赞美,对高墙外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有对自己生活环境的厌恶和不满。这看似简单明白的一句话,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味。我们教师就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激活学生的语感,进行语感训练,使学生的语感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五、阅读教学具有双向的心理过程,即由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由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第一过程偏重于理解,知道其写的是什么;而第二个过程则与第一个过程刚好相反,是由思想内容再回到语言文字,即探究这样的思想内容是通过怎样的语言文字表现的,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这一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更为重要,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训练学生的语感素质。图示如下:
语言文字思想内容
(形式)(内容)
而语文教学中却只重视第一个过程,忽视了第二个过程,只是一味地给学生讲文章表现了什么,抒发了什么,而对如何表现,如何抒发,为何采取这种语言形式则很少问津,也未能引导学生充分用自己的想象、理解、情感等因素去分析。在此,我们应该注意其句式特点,词语的组合形式,色彩意义等。
低段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方法探微
重师人初教院附小:万刘琴
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由语言文字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核心层面就是语感能力,语感水平左右着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活动的能力和效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必须致力于语感培养,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以期能够自然而然地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看就懂,一写就通,而且听得真,说得好,看得清,写得美。
低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口头语言,形成了初步的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能力。他们能从别人的语言中感受到“喜爱”、“生气”等情感,捕捉到言语的信息,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欲望和情感,只是他们对语言的“感受”不够深入、精细。入学后,老师就要以此为基础不断地营造语言环境、提供语言实践平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语感更好地生成。针对低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语感形成的规律,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一、朗读诵读,培养语感
朗读是阅读教学最经常的基本训练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朗读有助于正确理解,有助于感受形象、语言的美,还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运用时得心应手,意到笔随。低段的课文篇幅短小,内容浅显,只要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也就基本理解了文内容。特别是那些文质兼美的诗文更应要求儿章熟读成诵,这是一条为古人所证明的积累语言和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朗读是用有声语言塑造形象、传达作品思想感情的再创造的过程,是一个“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的多重思维、多重感觉不断叠加的动态运动过程。朗读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而按朱熹的看法,“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这就要求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一边读,一边在脑中浮现画面。对于低段的学生首先要求读正确、流利,然后才可能理解性地读,有感情地读、自我欣赏地诵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朗读的点拨指导,把朗读与理解词句,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情感结有机地合起来,而决不能搞成枯燥的纯技巧的东西。如《乌鸦喝水》中“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的教学。我采取学生读,师生共同评议的方法。读后学生评议到“读得太快,没有读出感情来”,我顺势引导说“小朋友想想乌鸦当时的心情怎样?”(着急、焦急、难受)“你怎么知道它难受、着急?”进而引导学生抓住“口渴”、“到处”等词语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乌鸦口渴难受、焦急难耐的心情。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再通过朗读表现,此时学生自然就能够通过强调重读,或拉长声音、或配合动作把乌鸦的形象心情表现出来。这样的训练不仅及于语言的形式,还深入到内容,不仅及于技巧,更深入到情感。这样的朗读指导对理解课文来说是追求深刻的理解,对感受课文来说是追求鲜活的感受。感受基于理解,又加深感受。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就会找到朗读的感觉,逐步形成良好的朗读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提高朗读,水平,而朗读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学生语感能力的发展。
二、演述故事、拨动语感。
低年级的孩子有爱听故事的天性,比如神话、童话、笑话——当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这些故事时,孩子们是安静的、快乐的,因此老师应抓住孩子们这一心理特征,在课内外多给他们讲一些儿童故事,让孩子们多听。我在讲《白雪公主》时,当讲到白雪公主准备吃皇后的毒苹果时,孩子们都现出紧张的表情,赶紧大叫:“不要吃,不要吃,苹果有毒!”讲到白雪公主后来和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时,这时,从孩子们的脸上也能看到幸福的微笑。
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效果=7%文字+38%语调+55%面部表情,可见,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会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先给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个故事,起到了制造气氛、渲染语境的作用,从而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情感。当我说道“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这句时,有个学生就忍不住舔了舔舌头,一脸很口渴、难受的样子。当讲到“可是,瓶口小,乌鸦喝不着。怎么办呢?”很多学生的脸上表现出着急、焦急的表情。课堂上,经常会看到孩子们时而喜上眉梢,时而撅着小嘴,时而眉头低皱……这些传神的表情就可以看出这些文章已经拨动了他们的心弦,他们已对文章有了一定的感悟,已经捕捉到了文字透露出来的信息。
三、创设情境、激发语感。
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浅显易懂,富有儿童情趣。教师就要善于创设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使学生与作品情感内容产生共鸣,让他们深刻地感受鲜活形象画面,体会思想感情。在教学中通过绘画法、情景法、渲染法使学生入境悟情,例如,教学古诗《山行》时,我通过音乐和图画创设展现情境,让孩子们一边听着舒缓悠扬的古筝曲,一边看着美丽的深秋枫林图,这样强烈的视听冲击,使他们情不自禁地进入了诗歌所描绘的情境画面,展开想象的翅膀,与诗人心灵相通,感同身受。教师再通过语言进行渲染性的描述:“我看到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不由自主地停下车来尽情欣赏,那夕阳照耀下的满山的枫叶,如彩霞、如红云,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当我绘声绘色描述后问学生,这情境正是诗中哪两句诗的意思,此时全班学生陶醉般地吟诵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由景及语,由景感而达诗语。而诗语的感性特质正与景和,其本质是语感的作用。
四、入情入境、体验语感。
低年级的许多课文充满童真童趣,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课文中。的角色,去感受、体验、思考、领会文本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培养语感。比如在教学《雨点》一课时,我对学生们说:“现在你们就是在睡觉的小雨点了”。我故意把“睡觉”两个字说的很慢,孩子们立刻就把头埋下去了;进入梦乡似的。教室里静悄悄的。这样,学生入情入境,在后面朗读“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就自然得读得很轻柔。一个孩子告诉我,他最不喜欢的课文就是《石榴》。我当时很奇怪,问他:“这篇课文中的石榴花那么美,石榴那么可爱,你怎么不喜欢呢?”这个孩子说:“就因为他写得好,我每次读都会流口水。”听着这孩、子的话,我不由得笑了。原来是那酸溜溜、甜津津的石榴使他每次读的时候都产生了酸酸的感觉。
五、发挥想象、创造语感。
古希腊哲人说过,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急待点燃的火把。是啊!想象是创造的源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充分发挥想象的作用,点燃学生想象的火花,不失为一种有效培养语感的做法。在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耳、鼻、等多种感官,将生活中的体验与语言文字结合起来。比如看到清澈的小溪,就仿佛听到“咚咚”的流水声;闻到花香,就好好像走进了百花园——在课文中,多问学生几个你好像看到了什么?你好像听到了什么?你好像感觉到了什么?由于每个人的体验不同、认识不同、产生的联想与想象也不同,以致产生的感觉也不同,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的情感也不同。有的学生也许读出来是低沉、平稳的;有的学生读出来也许是轻快、急促的;有的也许重音落在前面;有的也许重音稍后,这体现了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和理解,但都达到了表达文本的意图。在学生读完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我创造性的使用诗歌,请学生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发挥想象,用图表达出诗歌描绘的景象。孩子们画出的“千朵万朵压枝低,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景象各不相同。有的还创造性的用了一串串音乐的符号来形容黄莺叫得好听,用花儿的表情来说明鲜花开得多、开得美。一朵朵竞相开放,像在比美似的,连树枝都皱起眉头,像承受不起这么多花一样;有的侧重表现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到晚上了,都还舍不得离去;有的突出在鸟的自由自在、欢快地鸣唱;有的还用寥寥的几笔来描诗人的表情,来表现诗人闲适愉悦的心境——学生对同一诗歌的不同理解、不同感受、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对这首诗的理解,从中领略了表达语感的多种形式,也就增强了语感表达的丰富性、创造性。
语感训练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重庆师大初教院附小李俊淑
“语感”,简言之就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灵敏的、具有想象性质的感受能力。
在小学生中进行语感训练,可以使他们从小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悟能力,能帮助他们阅读,帮助他们理解。特别是可以通过语感训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的确,试想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想象力,他对世界的理解能有几分?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发展性学力”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也越发看出让孩子们有丰富的想象力犹为重要!而长期的语感训练就可以为实现这一目标做一些努力。
首先,语感可以使人产生生理反应,这是学生产生想象力的第一特征。
一个孩子告诉我,他最不喜欢的课文就是《我爱故乡的杨梅》。我当时很奇怪,问他:“这篇课文中的杨梅树那么美,杨梅果那么可爱,你怎么不喜欢呢?”这个孩子说:“就因为他写得好,我每次读都会流口水。”
听着这孩子的话,我不由得笑了。原来是那酸酸的杨梅使他每次读的时候都产生了酸酸的感觉。
课堂上,每当我们看见孩子们摇头晃脑地读书时,可以看到他们时而喜上眉梢,时而撅着小嘴,时而眉头低皱……这些传神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已对文章有了一定的感悟,已经捕捉到了文字透露出来的信息。
据最早提出“语感”的夏丐尊先生曾经作过这样一段形象生动的描述:“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身、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皆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
从夏先生的这一段生动的描述中,不难看出语感训练可以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引起情感共鸣。
比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其中第四自然段中作者就把自己当作了一朵荷花,随着微风翩翩起舞。教学时,我让孩子们也把自己当作一朵荷花,也在随着微风舞蹈,此时此刻,孩子们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想到是是轻柔的华尔兹舞,而不是奔放的牛仔舞。因此,朗读时,他们读出的是轻缓的语调。写舞蹈的句子之后,紧接的是“风停了,我停止舞蹈……”孩子们在这之间也停顿了许久才开始读,似乎他们自己真的融进了荷花池中,慢慢地才停下舞步……
语感训练还可以使理解语言与想象画面相结合,更进一步加深理解。
叶圣陶曾讲:“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音,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
就拿古诗来说吧,一首诗中寥寥二十来个字,表达的意思、描述的意境不是光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来的,必须经过想象画面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体会。
比如教学《舟夜书所见》一诗,诗中写到“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味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如果让学生只停留在理解这首诗的字面意思上应该说不难。然而,诗人用这二十个字表达的并不仅仅是这几种不同的景物,而是一副生动、美妙的画面。这画面,只有通过引导学生想象才能充分地体会。借此,再让学生说一说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也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再次,入选教材的课文大都是经典之作,且经过反复的修改,语言简洁流畅,改一个字或增减一个字,都会影响原文整体的和谐和内蕴。如,在教学《梅兰芳学艺》这一课时,其中有一句“他(梅兰芳)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把“紧盯”换成“看”,于是我顺水推舟,让学生先分别来做了“紧盯”和“看”这两个动作,再换了读一读,学生通过自身做动作体会后,感觉出“紧盯”比“看”更专注,“盯”久了还会出现眼睛疼痛,,从而就很容易的体会出梅兰芳练眼神儿的不容易、辛苦。
总之,在小学生中培养语感能力,对他们的理解和想象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