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福楼
中国的学生刻苦,老师执着于教学,课堂教学最为讲究技术,如此优势条件保证了在数学、科学的国际测量中,居于前沿地位。相比较而言,在母语教育上却比较薄弱。除了在学校里学生精力付出中应用在数理化上的耗时普遍多于母语学习之外,还与母语教育的倾力在哪里有关。
母语是以读书,广泛读书,形成积累为主要特点的一门学科,自古有博览群书的说法,至今我们也接受多读多写为学习的基本策略。由母语教育倾力在哪里,即学习行为指向,可以看出这个母语环境里的人,他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在干什么,这与其最终发展的母语优势有一定关系;同时因为其倾力于此而客观造成其另外方向的学习有所短与失。当前中小学语文课,多数时间耗费精力在单篇课文的阅读分析,即以一篇一篇课文的累积阅读,解析其意义为任务,来推进语文学习。我们把这样的学习行为概括为,针对单篇课文,也就是限定文字量的,突出字斟句酌的,把意义获取为目标的解析式教学。
解析式教学,强调意义认识的深刻性,即通过把课文解构为更小的再小的意义单位,如段落、层次、句式、词语等,把语言细节提炼出来,把教师预先知道的所谓“意义理解”,这一般是指文学上的审美意义,作为一种认知真理,传达给学生。如此的教学,基本是按照教师设定的阅读渠道和方法,充分利用教师先知先觉的知识优势,努力追求不走样地标准化地教会学生。可以概括解析式教学的特点:其一,教师预设认知理解的“答案”,强调学习的便捷性;其二,把审美的多元性以教师一元认知来统领,强调认知的标准化和唯一性;其三,针对一个完成意义单位——课文,来展开阅读学习,阅读环境比较纯净,突出审美属性和把握文学化的语言特点,问题敷衍基本出自文章解构的需要,是审美性的问题。
所以,在国际测量中,有数据证明我国母语教育在阅读的单篇、纯净化认知环境里,以及针对文学性文章的认知,具有较好的表现;而在非连续性,多文本,实用性文本的阅读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也就是说,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明显薄弱。
这个弱点的出现其实与我们的预估也比较吻合,因为我国母语教育的短板在多文本、实用性文本,以及一部书的更为宽广视野的阅读。这是语文教学在阅读中关注不到的,自然久而久之形成阅读短板。
如此看,语文教学目前看似乎偏离了读书,大量读书的本质性特点。这种学习方向的偏转,自然与适应当前纸笔测验,强调即刻把学习效益转化为考试分数的现实有关系。针对考试的阅读就是针对提出小问题的回答式认知,我们的课堂提问其实就是把纸面的问题,投放在课堂语境里。课堂学习与纸面回答,两者只有合拍,才能保证在检测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语文的学习从鼓励多读书偏转为针对单篇课文的意义解析,自然造成阅读经验匮乏的问题。作为补偿性的教学,有见识的语文老师,都注意把更多的阅读资源移植到课堂里,并且鼓励学生在课外更多涉猎好的作品,例如名著。
名著阅读之于语文教学的价值恐怕就在这里,它是对语文教师现实短板的补偿。有的学校把读书计划超学科提到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来认识,还有老师从自己的影响范围出发,也为学生制定学段学年的读书计划,带领学生以阅读为乐趣,构造阅读的共享计划。然而,完全依靠这种外力支撑,以及以剥夺课余时间为主的阅读实践,注定与强调应试效率的教育现实形成冲突。有效的阅读一定需要与语文教学的“法定”课堂结合在一起,改变课堂中教师以解析为主,教师预先设定学生不懂,学不会为前提的讲授方式,而腾空课堂时间,给学生迁移性读书提供便利和支持。例如,把问题从文本的细节关注,上升到对于生活、社会和人生的更为重要问题的思考上来,由此鼓励学生在课文之外,阅读更多的资料。并且,在阅读基础上形成阅读成果,建立分享机制,鼓励学生多读书。
名著阅读是一道美味,遗憾的是,在学生的餐桌上,他们对此视为不见。作为语文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视野中,开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