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高考浙江数学卷命题思路:题型出新

2019-07-13 17:18:00

数学卷命题思路   

  题型新颖有利于优秀生展才华

  今年理科试卷难度与去年相仿,文科试卷难度比去年略有降低。

  题型出新

  理科第10题立意新颖,构思别出心裁,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考查达到了较高要求,耐人寻味。理科第17题(文科第10题)看似平淡却极富创意,考生需要有较高的理性思维能力。理科第19题(文科第19题)的概率应用题,仍以学生熟知的摸球为背景,但不乏新意。理科第20题(文科第22题)关注解析几何的本质,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尤其是第Ⅱ小题的设问,富有探究味,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对中学数学教学如何“摆脱题海”关注数学本质是个极好的导向。理科第22题是以数列立意的解答题,全面考查了学生数学素养,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有利于优秀学生施展才华。

  文理命题差异大

  正视文理科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理科试题注重考查数学推理和理性思维,文科试题侧重于常用的推理方法和数值运算,在抽象思维、字母运算、空间想象、解决问题等能力方面,与理科相比都适当降低了难度。如理科第9题与文科第16题均以平面向量为背景,但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明显不同。又如文科第18题与理科第22题均为数列的解答题,文科关注对数列基础知识的掌握,而理科突出了对数列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今年的试题进一步深化能力立意,同时兼顾了数学知识、方法、思维、能力的考查。

  导向不是让学生多做题

  作为新课改高考方案实施前的最后一年高考数学卷,进一步向一线数学教师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教师一定要在钻研教学内容上下功夫,最重要的是对数学精神的理解,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正如今年高考所涉及的,大到解析几何的本质,小到平面向量的本质等。优质的教学不是盲目地让学生多做题,而在于使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本质。

 浙江省2008年高考数学命题组

  面对难点及不顺你要调整好心态

  今年高考数学试题遵循考试大纲,全面深入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考查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深化能力立意,注重对数学内涵的理解,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数学理性思维及数学素养和潜能。体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考潜能的目标追求。

  区分度加大

  题型题量,保持稳定。07年试卷采用三种题型“10+7+5”的题数结构,以增加客观题分值,拓展考查空间,丰富考查内容,今年继续予以保持。全卷结构稳定,沉稳中显活力。

  内容全面,重点突出。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为命题出发点,基本覆盖所有内容,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对重点内容常考常新。选择题、填空题中考查了集合、函数、三角函数、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数列、双曲线和平面向量等内容。在解答题中考查了空间线面关系、概率统计、数列、不等式、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等内容。引人注目的是,重新把概率应用题作为解答题出现,三角函数只在客观题中体现而不在解答题中出现,由此作为中档题的立体几何题成了解答题的起手题。

  文理差异,合理定位。继续往年文理有别、差异明显的特点,全卷文理相同的试题有10题,姐妹题4题。其它题则体现了不同定位。理科注重对数学本质理解的深刻性及思维的抽象性;文科注重数学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工具性。

  试题层次,清晰分明。继续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方式,延续了往年分步设问、分散难点的做法,进一步体现了多题把关的命题特点。多数解答题设置了较易入手的起始问题,后续问题难度逐步加大,给数学水平较强的考生留有较大的展示空间,从而加大区分度。如理科第(19)题、(20)题第二问等其难度与要求都较高。

  简约中体现新要求

  试题科学规范,继续保持往年简洁清爽明快的特色,客观题知识点清楚明确,不堆砌组合,多数题目的题干只有一行字,显得干净利落,多数主观题从文字叙述、字母表示到图形表达自然顺畅,设问清晰优美简洁,充分体现了数学语言的形式化特点。然而简约不等于简单,简约中体现了新要求。例如理科第(10)、(14)、(15)、(16)、(17)、(21)、(22)等题,简约的形式下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内涵和思想方法,需要的是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和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你非智力因素

  在题型、题量、结构、内容分布、重点知识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在试题的选材、情景、设问、编排等方面作了很大改进,尤其是在深化能力立意,突出数学内涵方面更是迈出了新的步伐。

  试卷中有许多数学内涵丰富、注重思想方法的试题。理科(10)、(17)、(20)、(22)题等题,在情景的新颖性,数学内涵丰富性、以及问题解决所需要的深刻的数学理解力与灵活而熟练的基本方法作出新的尝试。

  试卷对学生在考试中遇到难点及不顺,面对新题及困难时的心态调整和战胜困难的数学素养,以及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提出了新要求,也为今后数学的教与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特级教师张金良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尚 可

  宁波北仑中学特级教师 吴文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