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语文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2019-12-09 06:45:48

目前,高考复习正杂紧张进行。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复习点多面广,任务艰巨,不少考生心中无数。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最大的进步,这是每一位考生所期待的。

我想就此提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强化四个意识,抓相关知识点的梳理梳理



词语意识。包括词语的音形义、近义词的使用与辨析、成语(包含熟语)的理解掌握、词语的感情色彩和构句能力、词语在句中的排列和组合、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选词造句、关键词语在句中以及篇中的作用、特殊词语感受等。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坚持以语句为载体检验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学会在流动状态下理解和使用词语,切不可死板拘泥。做这方面的工作,还得借助于工具书,不要过分依赖做题和问别人。手头必备的工具书是《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古汉语词典》。一旦遇着自己不敢确定的知识,就查阅工具书,这是最有效的办法。当然,有的同学机械地去背字典词典也是不可取的。复习这部分的时候,不要走偏,专拣深奥、晦涩的去做。一般来说,高考考查的都是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却又容易出现失误的词语。另外,在答题和作文时要最大程度地减少错字别字的出现,要给自己定指标,自己给自己亮一个红灯,用来警示自己。对近义词语的分辨,要提高感受的能力。例如“临近”与“邻近”,前者是一个有关时间的概念,后者则是一个有关空间的概念。把握住这些关键,就不会误用、错用了。

句子意识。词语有序组合的结果便是句子。句子是文章的基本单位。这部分内容包括句子的各种类型、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句子的排列和组合、句子在语段中的位置、各种类型句子的相互转换、句子在文段乃至整篇文章中的地位、句子中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使用、特殊句子的把握及鉴赏等。做这些基本的梳理工作,可以避免因概念不清而导致的偏差和失误。

段的意识。包括段的位置与组合、关键句的辨认、段与段的匹配与过渡照应、段中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的使用、段的内部层次以及思路、段意的分析及其把握、写作中段首句的安排等。

篇的意识。包括篇的整体把握与分析、各种文体知识、篇的主题以及写作意图、行文思路及其脉络、谋篇布局、文章风格以及表达技巧、材料与语言等。

可以说,四个方面差不多囊括了所有的知识考点。在这四个方面,既要注意从读的角度梳理,也要注意从写的角度梳理,真正把读与写结合起来。读时有写的借鉴,写时有读的再现,就可以从容应试。有效的办法,就是借助于一些行文规范的语段或短文,从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的角度,作全面的梳理,整合资源,综合治理。



最大程度地熟悉和利用课本



有的考生以为语文高考不直接或少直接考课本本身,于是乎抛开课本复习,搞题海战术,结果收效甚微。其实,无论如何,课本都是复习的重要依据。语文课文虽然是例子,但这些例子毕竟是典型的,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是我们阅读和写作的极好范文。考题总会或直接或间接的去考查课文知识,切不可舍近求远。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尤其会靠得教材近些。复习时,要注意打通课内外文言文的联系,读课外文言文,遇到难理解的重要的词语或句子,要善于比照,联想到课内相应的词句。一般讲,考点总是设在课文高频出现的词语和句式上,只要熟读课文,打通内外联系,应试水平就会大大提高。课文中的一些史传类的文章,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等,语言规范、文风质朴,是很好的列子,一定要反复阅读,并积累相应的词语(包括常见的实词与虚词)与句式(判断句、陈述句、疑问句、被动句等)。

熟悉课本还包括按要求背诵相关的篇目或语段。在这一点上,千万不可以存有侥幸的心理,轻易排除自己认为不太重要的篇目或语段,一定要按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进行。并且,在背诵时要动手写,提高书写的准确率。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名句名篇的考查,不再局限于仅考古代的,现代的也在考查之列。考查方式也不再局限于对答式,也会通过一些提示,要求你写出相关的内容。



培养有关现代文阅读的几种能力和意识



现代文阅读(一)被称为“信息阅读”,有时是自然科学类文章,有时是社会科学类文章,着眼于考查从多个角度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从思维能力的角度看信息阅读能力考查,其实质是以理解能力为基础,以分析综合能力为核心的考查。本考题设置相对稳定,考点明确,需要练好基本功,形成规划化的解题思路。解题时要注意设题干扰点:先与后、多与少、已然与未然、或然和必然、现实和未来、部分与整体、主要与次要、肯定与否定、选择与兼备、言此与言彼、客观与主观、表象与本质、因与果等。答好此题,需要培养自己严谨的态度,切不可一目十行、浅尝辄止,需沉下心来,字斟句酌。

现代文阅读(二)被称为主观阅读。 从近几年考试情况来看,所选文段多是散文。这些文本内容积极健康,行文规范流畅,或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或具有耐人寻味的哲理、事理、艺理,颇具文采,有特色,有风格。涉及到的文史背景不会对阅读形成障碍。阅读这些散文,既要注意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也要注意关键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从而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作出评析和推介。

在这方面,应注意培养几种能力。

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作品中那些寓意深刻、富有哲理、运用修辞、蕴涵情感的词语、短语、句子和段落。

概括能力。能根据文本零散和潜在信息分析概括人物的思想性格、内心世界、身份地位等;能根据文段的描写,概括景物本身的特点以及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情感;能根据文章的叙述,概括事件产生的原因、发展变化过程及结果;能根据文章或显或隐的信息,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分析能力。能分析文章组材的方式、行文的思路、层次结构安排的作用;能分析文章运用的各种写作手法以及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迁移能力。能从文本意义迁移到对生活、对人生、对处世的理解领悟。

评价能力。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组织语言具体写出自己对文本的评价和鉴赏。

具体说来,怎样提高现代文阅读的得分率呢?

树立文本意识,强化整体阅读的能力,尊重作者的写作意图,输理文章思路,理清行文脉络,切不可离开文本随意发挥;培养分合意识,学会抓住关键性的词语,在此基础上,再做个性化的阅读理解;树立主题意识,简答问题时,要向主题靠拢,不要偏离主题甚远;树立要点意识,作到穷形尽相,切不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规范答案的表述,问多少答多少,怎么问怎么答,



诗歌鉴赏:练大于考



关于诗歌鉴赏部分的复习,所选诗词应该主要是唐宋时期的,大诗人大词人的作品也应该给予高度重视。要坚持“练大于考”的原则。练习时要涵盖理解、概括、鉴赏等阅读诗歌必须经历的阶段,各种类型的诗歌都应有所关照。论及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能够如数家珍。不得以侥幸的心理考什么练什么。要注意从诗歌的意象出发,推测意境,品评语言,发掘情感,评价思想。要重视比较阅读,包括不同诗人同一题材作品的比较;同一诗人不同风格作品的比较;同一题材,不同体裁作品的比较等。要注意写鉴赏文段,要象写片段作文那样去写,才能练出功夫。



语言表达:贴近社会,贴近生活



高考语文命题专家称语言表达题是一块“试验田”,是说这一部分的考题最有可能翻出新的花样,最容易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近几年的高考中,相继出现过仿写、缩写、改写、撰写对联、写请柬、写公益广告词、写串台词等,突出了语文的实际应用与操作。这启示着我们,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养成观察、积累、整理的好习惯,把埋头读书与放眼生活结合起来,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开阔视野,培养能力,在学以致用的题目方面大胆设计,才能学好语文。



作文:做到三个关心



写作历来是高考的重头戏。首先要做到三个关心,即关心社会、关心生活、关心自我。关心社会,就是要从社会出发,根据实际确立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关心生活,就是要从生活获得认知、寻找价值取向;关心自我,就是要表现自己,表现自己内心的感受,表现自己对社会的看法,自我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表达,触及心灵,直面人生、思考人生。高考作文从关注到关注道德到关注自我,体现了一种价值取向的转变。从高考试题类型的角度看,无论是哪一类试题,共同之处就是时代色彩很浓,给考生展示才能的广阔空间。

2005年上海春招高考作文试题:心是一扇无形的窗,有的人紧紧关闭,有的人半虚半掩,有的人全然敞开,于是心灵世界就有了不同的色彩,人生的舞台上便演绎出各不相同的故事。请你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看出,考题越来越注意贴近考生的心灵世界。

写作前,首先要审题。审题不仅要注意显形信息,也要注意隐含信息,尤其是具有两个变量的话题。话题隐含的价值判断由原先的单一变为多元,变得不确定。就说“善良”的话题吧,可以沿袭传统理解,承认“善良”本身的内涵,认为依然要提倡善良的传统美德;但也可以揭示“善良”不能一味地谦让,要敢于坚持自己的原则性和立场,否则善良就会变成一口陷阱,甚至会纵容罪恶。在这里,把握“度”是最重要的。

要培养自己良好的思辨力,有了思辨力,才会有判断力和创造力。在这里,要注意根据自己的思维品质和生活经验,来确定立意的角度。如:面对“生命”的话题,可以有生活型的思路:珍惜生命、呵护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也可以有哲理性的思路:生命虽然是短暂的,却也是永恒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难以用长短来衡量;还可以有创新型的思路: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这种态度的前后变化,在这种变化中传达出来的不同的价值观念。

再如“变”的话题。生活型思路:写一个人的变化,一件事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化,一个社会的发展变化,从而揭示这种变化的根源,把握这种变化的正确方向。精神的、物质的,都在可写之列。哲理型思路:主客观的变化与相互适应,提醒人们不断更新观念,适应发展变化了的环境与社会;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与时俱进,就不会落伍。创新型思路:如从《变色龙》想到了一些人的“变脸”,针砭时势,剖析人生。可避开常规,容易写出较强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考场作文不同于平常作文,要写出视觉撞击力。所谓“视觉撞击力”,就是指题旨鲜明、富有文才、味醇香浓、亮点耀眼。让阅卷老师在一瞬间就被它吸引,被它打动。犹抱琵琶半遮面,弯弯饶,太深沉、太含蓄,都是高考大忌。视觉撞击力不仅来源于动感、色彩、音响的外部刺激,也来源于内心的感化、感召、悦服等情绪的营造和体验。有了撞击力就有了穿透力。

精心打造亮点。知识加见识,就是亮点! 一个醒目的标题,一个夺目的段首句,一个感人的事例,一句贴切的引用,一个精彩的语段,一个超前的理念,都可能成为一个亮点。

增加文化含量。好的作文都会表现为深刻的历史关怀和人文关怀。结识一些文化名人,与他们进行对话和心理碰撞,突显智慧与见识,就等于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含量。

增加材料密度。有些文章,既没跑题,观点也对,为什么就是上不了档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材料单薄,没有分量。材料没有密度,也就难有力度。内容充实,材料丰富,语言就非得简洁精炼不可,味道自然就浓了,让人感觉处处都是提过纯的,这就是亮点!

练语言,练技巧,出文采,上档次 。有人认为自己语言平淡,没天才。这是迷信。其实每个人都有可能写出具有文采的作文来,只是我们过于拘谨,面对试卷却放不开了,越拘谨越没文采。 文采不简单地等同于花哨的语言,文采是从心里流出来的真诚、自然、优美、机智和幽默。言为心声,情之到,笔之至,在你记叙、抒情、议论的时候,你的学识、见识、个性、修养、趣味、神韵也同时往外流,就是文采。这种非常自然的语言不仅有了情感,有了意蕴,有了灵性,而且有了品位,有了亮点。

坚持看书看报,关心影视节目,留心收集、积累语言文化及思想,丰富自己的语言库,也是应考的重要环节。切不可忙于做题,割断自己与社会的联系。要懂得,自我封闭是没有出路的,语文学习尤其如此。

最后要说的是,从2005年的高考情况来看,客观选择题的分值进一步降低,主观笔答题的分值在不断提升。考生在复习时,要做好时间比例的分配,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到笔答题方面的复习上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与书面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