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已成为高考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这道大题的形式一直保留下来。这类文章看起来文字不难,但由于内容覆盖面宽,思维容量大,能力要求高,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考生往往对文章中信息高度聚集的内容抓不住要点,分不出条理,理不清关系,因此感到阅读的难度较大,得分普遍较低。为了帮助考生在复习迎考过程中有的放矢,提高效率,本文拟结合对近几年高考自然科学类文章的分析,从选文特点、命题特点、解题方法等三方面来谈谈该类文章的阅读问题。
一、选文特点——“广”、“新”、“精”
1.“广”: 高考自然科学类的选文(或选段),较多来自《中国科学报》、《参考消息》、《新华文摘·科技点滴》等报刊。其内容往往是一些重大的、前沿性的、成果价值高的发现或发明,反映的领域广泛,涉及了生物工程(如1993、1998年高考试题)、考古学(如1994年高考试题)、天体物理(如1995、2000年高考试题)、环境保护(如1996年高考试题)、生命科学(如1997、1999年高考试题)等诸多领域。这些领域在当今乃至21世纪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学科,反映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也就反映了当今人类最先进的崭新的科学技术水平。
2.“新”: 一是选文反映的内容新,一般来说反映的都是全球最新的自然科学及现代高科技技术方面的成果;二是选文的时段新,一般距高考不远,多则一年,少则几个月,目的是为了反映出尽可能新的科学技术成果。
3.“精”: 选文的篇幅都比较短小,文字比较简洁,一般在500字左右,但是信息密集的程度大。
二、命题特点——主要考查“辨析理解、归纳推断”能力
我们先来看看近五年高考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题点设置情况:
从表中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年高考该类文章的命题有如下特点:
1.题型都是单项选择题,设置的题目一般是4个,总分值为12分(1998年前为10分),都在第ⅰ卷。
2.试题主要考查学生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b级难度)。(2)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b级难度)。(3)辨别分析文意、辨别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c级难度)。(4)归纳要点、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c级难度)。
3.试题对上述四个方面能力的考查一般定位在“懂”上,题点的设置侧重在对基本概念、基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主旨要点的概括上。也就是说,试题主要是从信息学和逻辑学的角度,考查学生迅速准确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推断等能力。因此,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说到底是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解题方法——筛选、比较、排除
(一)筛选:这是阅读、解题的第一步。
即用辨别筛选的方法从选文中找出重要的信息,作为需要的答案或判定选项正误的依据。
1.筛选的对象:重要的信息,如基本概念、新的见解、含有特殊指代的词语、阐释概念、表明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重要语句等。此外,对一些诸如“也许”、“可能”、“大概”、“如果(一旦)”、“部分(全部)”、“过去(将来)”、“目前”、“除了……之外”、“惟一”等词语,阅读时也要用勾画圈点等方法筛选出来。因为语言的准确严密是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重要特点之一。这些词语或对文章的论断,或对事物的程度、数量、范围、特征、功能等有限定强调的作用,一旦被改变,文章的论断就会被扩大或缩小。这也是命题者常设的题点之一。
2.常用的筛选方法:检索性筛选和理解性筛选。检索性筛选是根据试题要求从阅读材料中迅速找出所需要的内容、观点,它的关键在于准确地“锁定”筛选的对象;理解性筛选是对某种科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阐释,它的关键在于准确地抽取特征,组织严密的语言进行说明。
3.筛选的关键:找准与选项对应的原文,即将题目要求与筛选出来的原文有关信息联系起来,有时对应的原文可能找到好几处,但一般情况下只有一处是符合要求的,因此要进行辨别,筛选出需要的内容。有时筛选出的原文不止一处,可以互相补充。如2000年第17题要求找出对“文中划线处‘影响’一词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文中划线处“影响”一词共出现两次,这两个“影响”的含义是一样的。由于原文“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是承接前一句“即使穿过普通的透明材料……”来说的,因此这里“影响”一词是指普通透明材料使光的速度降低。另外,因为本文一开始就说科学家所做的工作是“降低光速”,所以文中划线处“加强这种影响”是指加强普通透明材料使光的速度降低。根据以上筛选出的有关信息可以判断:a项是正确的,b项是错误的,而c、d两项所涉及的内容都离划线较远,不可能是“影响”一词的含义,也是错误的。
(二)比较:这是阅读、解题的第二步(其实它与筛选经常是同步进行的)。
对材料中重要的信息要经过比较鉴别,才有可能较准确地把握其含义。
1.比较的方法:将各个选项同筛选出来的原文进行比较,多方位多角度地思维,明确差异,去伪存真,从而提取出正确选项。
2.比较的主要内容:范围的大小(如1999年第17题b项)、数量的多少(如1996年第21题d项)、程度的高低(如1998年第24题b项)、可能与必然(如1995年第23题c项)、部分与整体(如1997年第21题d项)、现象与本质(如1999年第18题b项)、肯定与否定(如1998年第25题d项)、设想与现实(如2000年第18题d项、20题的d项)等。
试举一例说明:1998年高考第25题要求找出“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该题的d项说“增产并不是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目的,提高抗病毒能力是研究者最感兴趣的”,而相对应的原文是“实验的目的,除了增产之外,还在于提高这些品种的抗病毒能力”,划线部分说明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目的有两个,而选项却歪曲成只有一个,这样一比较,很显然d项是错误的。
(三)排除:这是阅读、解题的第三步。
试题的四个选项除了正确的答案外,还有起干扰、迷惑作用的错误答案,我们可以抓住高考自然科学类试题主要是从逻辑角度来设误这一特点,运用以下六种方法(因为它们是命题者最为常用的设题方法)将选项与筛选出的原文逐一对照分析、比较排除,从而判断出正确的选项:
1.曲解原意:即故意歪曲理解原文语句的意思。如2000年第19题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该题的c项说“利用热的铷原子传送光脉冲可以比利用光缆更加有效”,而对应的原文倒数第2自然段只说,利用热的铷原子传送“某个用来与其他信号作对比的”、需要“延迟一段时间”,发送的光脉冲信息,要比利用光缆有效得多,而没有说利用热的铷原子传送所有的光脉冲信号,都比利用光缆有效。很显然,c项曲解了原意,因此c项不符合原文意思。又如1999年第18题的c项、20题的b项、1998年第25题的d项、1997年第20题的c项、1996年第23题的d项、1995年第20题的b项等,都是“曲解原意”的题型。
2.偷换概念:即在一些重要概念或关键说法上故意张冠李戴,使人误入歧途。如1999年第18题要求找出“对动物冬眠时心脏工作原理的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该题的d项说“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明显增强,从而使心脏的收缩也随之增强。”,原文第2自然段说“当钙离子随即排出细胞时,心脏又开始舒张。”再结合该句以下的三句内容可知:冬眠动物“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明显增强”的结果,是心脏的舒张随之增强,而不是收缩随之增强,因此d项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此外,1997年第22题的b项、23题的b项、1996年第22题的d项等也都是“偷换概念”的错误。
3.无中生有:即选项所表达的意思脱离了所提供的语境,凭空捏造或妄作阐释。如1998年第23题要求找出“对‘转基因作物’理解正确的一项”,该题的a项是“因环境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划线部分在文中找不到依据,属无中生有。c项将转基因作物理解为“新的杂交作物”也是无中生有。同样,第24题的a项、1999年第20题的b项、1997年第21题的a项等都犯了这个错误。
4.超前肯定:即将原文中不确定的或是设想中的说法变成确定的或已成现实的说法。如2000年第20题要求找出“推断正确”的一项,该题的d项说“目前以慢光为基础的应用已经成为现实”,而原文的第2行是“要使以慢光为基础的应用能够变为现实”,很显然,d项的推断是不正确的。2000年第18题的d项、1998年第26题的c项、1995年第23题的c项也都属于这种情况。
5.以全概偏(或以偏概全):即选项故意缩小(扩大)信息的范围、作用、程度等,或者断章取义。如99年第17题要求找出对第一自然段的假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该题的b项说“比较起人类来,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进化。”相关的原文在第2行:“它们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b项在此以全概偏,因此该项理解不正确。1998年第25题的a项、1997年第24题的d项都是以偏概全或以全概偏的毛病。
6.不含因果:一般有两种情况:(1)选项不是题干的因或果,如1998年25题的c项。(2)选项颠倒了因果关系,如1999年18题的b项。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些解题方法的运用必须建立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建立在忠于原文(不夸大不缩小、不改变原文的观点态度)的基础上,否则容易发生断章取义,肢解甚至曲解原意的错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答题的准确性,使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由“雾里看花”到“识得庐山真面目”! (韩月眉 永安一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