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开撕” 输掉了中国教育的颜面

2019-11-29 15:30:06

  周末两天,一定有很多高考生忙着根据分数选报志愿,在学校与专业的选择面前纠结;本来这些纠结是不应该属于各地状元们的,因为他们的选择是何等的自由。但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今年名校“抢状元”被曝光在众目睽睽之下,竟然出现了“骂战”之类的字眼。

  这样发生在中国的顶尖学府,让中国的高等教育情何以堪?然而,在录取状元数、在录取分数线的利诱下,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也没有办法“坐怀不乱”。这一场撕X之战,输掉的是中国高校的录取制度。

  目前我国高校在集中录取阶段,学校招生自主权有限,只能根据学生填报志愿情况,通过投档进来的学生进行录取,学生能否被一所大学录取存在变数,因此学校也没有办法公开明确地对学生作出承诺。

  对比美国,一名学生可以同时申请若干所大学,拿到多所大学录取通知书,再根据被录取的专业、大学提供的教育服务,诸如奖学金进行选择确认。大学不会指责其他大学抢走“自己的新生”。

  对于中国教育体制改革而言,不是没有做,只是速度没跟上。

  中国在2010年就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明了高考改革的方向,即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试想如果大学有了充分的自主权,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学科优势展示魅力,能够光明正大地承诺学生我们提供如何如何的优惠政策和条件,让优秀学生们欣然而往,又何必这样偷偷摸摸地跟别的学校“拉仇恨”呢。

  打破制度的藩篱固然需要相对成熟的环境条件,但是这也不应该成为改革慢慢腾腾的借口。在我身边,经常听到有爷爷奶奶告诉小孙子“你长大了要上清华、上北大”,如今这样的名校在全世界面前“斯文扫地”,这压力难道还不够么?

  责编/于晓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