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混点:
误区一:政府有管理经济的职能,所以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活动。
注意:政府承担重要的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包办一切。政府有管理经济的职能,但政府不能直接干预经济活动,而要以宏观调控为主。
误区二:政府依法行政遵循程序正当的要求必然会影响高效便民目标的实现。
注意:程序正当与高效便民是统一的,正当、合理、合法的程序,有助于提高效率,因为它有助于实现便民的目标,从而提高办事效率。
误区三:政府合法行政与合理行政是一回事。
注意:相对合法行政而言,合理行政是对政府实施行政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两者不是同一码事。
误区四:中国共产党能代替政府行使职能。
注意:政党、社会团体、、爱国组织都无权行使或者代替政府行使职能。
误区五: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注意: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名师导学:
1.学法指导:(1)自主探究法:布置学生做一日新闻调查,通过报刊、电视、网络搜集信息,统计成图。我国政府部门在一日中都作了哪些事情,由学生归纳总结,从一日新闻中看我国政府有哪些职能?政府是如何为老百姓办事的?(2)讨论法:充分利用教材的探究活动,创设情境,设计问题,通过探讨来加深认识。(3)理论联系实际法:运用本专题的主要考点知识对政府部门的工作进行评析,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2.命题前瞻:本专题与上一专题共同为下一专题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与知识基础,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本专题中政府的职能和宗旨是重点,另外,政府要依法行政、政府的权力需要制约和监督也是高考常考考点。本专题高考备考要以国家或地方在本年度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繁荣文化、保护环境等所开展的主要工作以及在加强自身建设、服务民生方面的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政府怎样履行职能、履行了什么职能,以及打造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透明政府的举措和意义。
【真题再现】
[例1](2008·海南卷)针对粮肉食用油等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国务院法制办牵头修订了《价格违法行为处罚规定》。2007年全国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6.1万件,查处串通涨价、哄抬价格案件70起,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的正常秩序。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政府有效履行了
A。依法行政职能B。市场监管职能C。经济调节职能D。公共服务职能
【答案解析】B本题考查对政府职能的判断。难度较小。题干中政府维护了市场的正常秩序充分说明其履行了市场监管职能。
【名师点睛】政府的职能是高考考查的重要考点,从以往高考命题的题型看,选择题占有一定的比重,同时非选择题也加大了考查力度,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个角度全面掌握。
[例2](2008·海南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编列的2008年度财政预算有关民生投入的“清单”:——用于教育的投入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增长45.1%,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9.4%提高到11.83%。——医疗卫生事业安排预算832亿元,比上年增加167亿元,增长25.2%,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5.8%提高到6.3%。——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投入2762亿元,比上年增加458亿元,增长24.2%,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20.12%提高到20.91%。这些实实在在的投入,使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以至于人们将今年的财政预算称为“民生财政”。
问题:2008年度财政预算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
【思路解析】本小题是限制性主观题,考查考生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建设服务型政府。审题时要注意两个限制点,一是“如何体现”,一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
【答案要点】我国政府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基本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2008年财政预算投入向民生倾斜,表明政府正在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来体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名师点睛】本专题考点在以往高考中非选择题部分占的分值较高,从试题载体看,多以材料分析为主,考查考生运用教材知识,分析解决经济发展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或者依据热点材料,考查考生解读、提取材料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要注意辨析题这种题型对本部分考点的考查。因此在复习备考中要结合政府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繁荣文化、保护环境等方面所开展的主要工作以及在加强自身建设、服务于民等方面的热点材料进行分析,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第七讲 发展民主
【复习要点】
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
(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3)代表的产生;
(4)代表的职责;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6)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2.我国的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3)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4)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4)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6)我国的宗教政策。
【知识归纳】
一、重难点
(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2)全国: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全国常委会是全国的常设机关。
(3)地方各级: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4)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代表
(1)法律地位: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职责: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代表享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原则:民主集中制。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②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③在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2)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
(二)我国的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党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5.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6.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的内容:(1)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是亲密友党;(2)我国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5)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协商会议。
(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民族政策的关系:民族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和实行我国民族政策的基础和理论依据,而我国的民族政策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对基本原则的具体落实。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因而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实现各民族的团结与繁荣。
2.我国的宗教政策: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相适应。(来源:新东方)
相关资料:
2013届高考二轮复习 时事热点课件
2013届高考:二轮复习课件汇总
2013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2013届高考一轮复习资料大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