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熏而“丰富的人文内涵”也包含对人的生存状态(形式)、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的思索与理解,成为新课程教学目标之一。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特点,对于教师正确实施语文教学,增强语文教学的人文魅力,高扬人文旗帜,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生命因素,他们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是集生活、学习、审美为一体的人。语文教师应不只是教学目标的实施者,也应是经由语文教育去树立其正确的生命意识、积极实现其生命价值的富有创造的实践者。语文教育的主体,就是这样一群特殊的人。语文教学就应是这一个个生命个体所进行的具体而又丰富的生命活动。
一、提升教学理念:人文教育应根植于文本的生命意识的教育
考察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以下简称《语文》七年级(上))是如何将生命意识的教育根植于文本中的,这里举一个课例便可得知:
《语文》七年级(上)第3课《生命 生命》是一篇哲理散文,教师引导学生先概述生命中的三个片段:①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②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③“我”静听心脏的跳动以感受鲜活的生命。接下来让学生作深入的探讨:作者是一个残疾人,作为一个自强不息的人,从这些寻常小事中体悟到了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发?经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后,得到较一致的认识:“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在短文后,编者附了两则材料,一则是美国作家克伦·沃森的同名散文《生命 生命》,写的是一只一而再、再而三受到残害的小蜜蜂,凭着生命的本能顽强拼搏以争取摆脱困厄生存下去的精神;另一则是刘再复《奔驰的生命(片段)》,奏响了“呼啸着的不倦的生命力的凯歌”。这仅是初中一篇课文及所附的相关材料,但已将学生的眼光从课内引向了广阔的课外,从不同生命活动来构建学生生命的意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珍贵与价值,呵护他们的生命存在,从而开拓语文教学的人文视野,拓宽并加深对他们生命的人文体验与教育。
语文新课程的教学就应根植于这一片生命的沃土上。前段时期,针对社会上重大事故及其他灾难性事件频发的情况,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像学好语文课程那样,学好保护生命的课程。”说明当今人们的生命意识正逐渐增强,对生命的关怀与呵护已到了较高的程度。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本身也理应包含对生命意识的重视与对一切生存状态、生存环境、生命价值的思考与教育。如教学《杜甫诗三首》中,诵读品味感悟诗人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诗人的生活背景与人生经历,深入分析杜甫为什么会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人生感慨,是因为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而衰,“万方多难”的年代,个人生活又异常艰难,强烈的生存意识、生命意识,熔铸了他高尚的品格,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生命激情,使他的诗在反映人民生命痛苦,表达百姓生存状态与思想情感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由此教学还可拓展空间:许多文艺家都具有同样的生命意识与珍视生命价值的体验。我国古代的屈原、司马迁、范仲淹、文天祥……现代的鲁迅、柔石、闻一多、巴金……外国的如荷马、塞万提斯、安徒生、贝多芬、梵高、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卡夫卡、海明威等都是如此。他们从自我生命遭际与生命状态的体验中,深邃地由自我的生命意识来反观整个人类的生命状态,这种生命意识锻造了他们不朽的灵魂、崇高的品质,从而使他们具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胸襟,人格精神上得以闪光,并垂范于后世。这些也是人文教育根植于课外文本的生命意识的教育的典型事例。
二、点燃生命的火花:文本生命意义的探究始于课堂教学
“道非文不着,文非道不生”,“文道统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义之一;初中语文新课程所选录的许多文本(材料)都不同程度上含有(隐蕴有)对生命意识的体验与思考。如《语文》七年级(上·下)》中《生命 生命》、《紫藤萝瀑布》、《伟大的悲剧》、《荒岛余生》、《真正的英雄》等;《语文》八年级(上)》中《杜甫诗三首》等;《语文》九年级(上)中的《故乡》、《孤独之旅》、《陈涉世家》等,这些课文均从不同角度折射出生命的光辉,以及对生命意识的情感体悟和对生命意义(价值)的思考认识,可以说在语文知识的信息中无处不包含“生命情感的信息”,因而,在教学中,教师理应点燃生命的火花———“披文入情”,“为情造文”。如在讲授《真正的英雄》一课时,教师要做到“情动而辞发”:让学生沉浸在文本所创设的悲痛情景之中,紧紧抓住“这些航天员生命惨烈地被毁,那生命的意义又何在?”“若是你的亲人也有献身于航天事业的,那你又作何感想?”等问题,让学生深入探索生命的意义。学生通过思考探究、讨论争辩、激烈的思想碰撞,省悟了深刻的生命意义: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生命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乃至被毁的历史。
教学中,对文本中人类的生存状态(形式)的探究也是很有必要的。如鲁迅小说《故乡》的教学,可通过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生存状态的对比观照,表现出对生命意义、人生出路的深沉思索;如阅读《荒岛余生》的教学研讨:对主人公在困境中表现出人类优秀品质的精华的探究,让学生珍视生命价值,是“直击”生命意识的探究。又如对《伟大的悲剧》一文的教学,教师要紧紧抓住文中的核心问题进行发问:斯科特所率的探险队在探险过程中付出了沉重的生命的代价,这样的人生值吗?生命还有意义吗?学生有时会陷入一时的迷惘,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了让人看。”让学生再通过合作探究,正反小组争辩,最后通过师生的互动研讨,对生命意义形成较一致的看法:斯科特所率的探险队,虽然以失败告终,但虽败犹荣,“荣”就“荣”在他们都在颂扬一种生命中的冒险与探险的勇敢精神以及为事业而献身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渗透在语文新课标中的人文思想的教育,正是语文课在新课标理念的感召下的“丰富的人文内涵”的基点与归宿。
三、紧扣文本材料:生命意识的教育可丰富教学内涵
新课程中的有些篇目,虽没有上述这些课文中有强烈的人类生存与生命意识的表现,然而,我们仍可以通过充分挖掘文本(材料)、文本语言(文字)来进行生命意识的教育,揭示生命意识领域里更丰厚的内涵。如《斑羚飞渡》、《华南虎》等课文,虽然这些篇目未直接“点击”到人类的生命意识,但从这些课文的材料中所表述的动物或神话中的人物的生存状态(形态)来看,从它们的生命意义与价值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中来反观我们自己的生命状态与生命价值,仍可以挖掘其中的生命意识,拓展教学的人文思想的途径和空间。
如教学《斑羚飞渡》时,教师可以这样来点燃人文思想的火花:简介有关背景资料,诵读课文(录音),配合课件中镰刀头羊率领斑羚飞渡崖谷的整个“动漫”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把教学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接着,教师启发学生思考生命意义:从这场飞渡中,你获得了哪些生命的启迪、人生的启示?为什么会发生斑羚飞渡的悲剧?人性的亮点和生命的光彩为什么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失落?
生命是相通的,在动物身上也可曲折地反映出生命的理想和追求。作者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对理想的憧憬寄托在动物行为的描写之中,或者说,作者善于从动物身上找到人类生命高尚品质或卑劣品性的参照物,以动物为镜,反观人类的言行。又比如,《华南虎》中那只老虎在绝境中表现的对自由的执著追求,对冷酷现实的强烈反抗精神,既是对庸俗“观众”的谴责,也是对具有华南虎一样不羁灵魂的人的颂扬。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体会不同作家笔下的不同动物(生命)所承载的精神品质。
而像教学《夸父逐日》,拓展文本《精卫填海》等类似这样的寓言故事,怎样来挖掘人文因素———生命的意识(价值)呢?这些寓言故事主要是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一种超生命力的能量,从而表现出生命意识的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人文精神。《精卫填海》与其有相同点,同样表现古代人民生命力中的那种挑战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意志顽强的品质。中国古代不少神话寓言都不同程度地含有超生命力、超自然的力量,借以表现人类生命意识中对自然的认识与征服的精神。如《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等等。
四、回归人文理念:挖掘文本的生命意识可开发教育资源
现实生活中是否人人都具有正确的生命意识与人生价值观呢?事实并非如此。教师要求学生拓展联想,让学生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生命意识淡薄、漠视生命、无视生命价值的事例。通过举证、剖析,唤醒学生们的“生命意识”及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深沉思考,使之真正领悟到生命的珍贵与价值所在,拓展了教育的空间,加强了对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
不少优秀的学生正是在教师对某一课的人文思想的剖析与感召下,灵魂深处有了极大的震撼与触动,促使他们树立了崇高的人生理想,塑造了崇高的人格。这正是语文新课标、新课程对客观世界、生命世界起到的独特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