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可化解农林剩余物

2019-10-26 06:35:26

农林剩余物等生物质具有资源分散、能量密度低、容重小、储运不方便等缺点,严重地制约了其大规模应用。近年来被弃于田间地头而随意焚烧的秸秆量逐渐增加,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还严重污染了大气,危害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等单位经过10多年的潜心研究,解决了生物质尤其是农业剩余物成型燃料技术的多个技术难题,建立了成型燃料清洁生产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
  科技部可再生能源主题专家组成员、河南省科学院副院长雷廷宙研究员长期从事生物质气??化机理、燃烧机理及其相关技术研究,成功应用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将分散的农林剩余物经干燥、粉碎和压缩成形状固定、密度较大的成型燃料,可节约燃料的运输和储存费用,改善燃烧状况,扩大应用范围,不仅可直接用于发电、工业锅炉、民用炊事采暖等用能设备替代煤炭燃烧利用,还可进一步转化为生物质燃气、液体燃料等能源产品,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悉,我国生物质资源极为丰富,仅农林业剩余物每年可作燃料利用的生产量达6—8亿吨,折合3—4亿吨标煤,相当于我国每年原煤产量的六分之一。在国家发改委确定的生物质、水力、风力、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6种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能源是唯一可以运输和固??定碳的可再生能源。建一个万吨级成型燃料生产线,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550万元,利润约70万元,解决约35人劳动就业,为当地农民增收150万元左右,同时,生产的成型燃料可节约煤炭约5千吨,减排二氧化碳1.2万多吨,减排二氧化硫100多吨。
  虽然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已经得到了逐步的推广应用,加工装备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由于,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发展也存在着很多影响因素,受劳动力成本和常规能源尤其是煤炭价格的影响较大。因此,国家要出台更多有利于生物质成型燃料发展的政策,使其做大做强,产生更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