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圣手王昌龄

2019-12-03 07:08:22

在边塞诗人中,七绝写得既多又好的当数王昌龄。
  
  他的组诗《从军行》七首几乎全是精品,从各个角度揭示前线将士的心理活动。如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战云密布,雪山绵延千里,把战争气氛渲染得饱满酣畅;“黄沙百战穿金甲”既揭示了环境的艰苦,又展现出战士们轻身许国的英雄气概。再如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万里远隔、思念妻子的哀愁,之所以无奈,是因为每一次思念都可能是最后一次,因为一出战就可能再也不会回到这“烽火城西百尺楼”了。这是真正的带着血丝的相思!“不破楼兰终不还”,固然英雄气概十足,但诗人同时也看到了战争给普通士兵带来的痛苦,并非一味沉浸在立功封侯的幻想中。
  
  他的《出塞》更是古今传诵的名篇,被誉为唐代绝句的压卷之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时明月汉时关”,含意不过是一轮明月照边关。然而,用互文的手法把明月照边关这种悲凉的意境推到秦汉时期,就由眼前的实景,一变而为饱含历史深度的虚景,虚实相生,从而使这句诗的内涵变得无比深厚。即,从秦汉以来,一代代的人都一直在进行这样的万里长征,多少人就死在边关上一去不返。诗人慨叹没有李广那样的龙城飞将来挡住胡马,不让他们度过阴山,既痛惜自己无用武之地,不能报效国家,立功边塞,又深切地同情边关将士长期征战,有家不能归的痛苦。
  
  边关既有征夫,内地就有怨女。他的《闺怨》就是写妻子思念从军在外的丈夫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出闺中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本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忽见”,是不经意地瞩望而适有所遇,而所遇者——陌头柳色勾起她许多从未明确意识过的感触与联想。她可能联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的折柳赠别,这一切,都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即“闺怨”。这首诗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描写,使读者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耐人寻味。
  
  他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也是独出心裁的名篇: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这两个意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新唐书·王昌龄本传》称“其诗绪密而思清”。他的绝句大都有这一特点,可谓浑然天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选自《语文报高一版663期》,作者:陈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