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资本主义萌芽

2019-12-08 22:52:03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资本主义在欧洲产生的过程,主要包括(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前夕欧洲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手工业生产的进步——中国的科技发明对欧洲的社会和生产力的影响;农业生产的进步;社会分工的扩大。(2)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行会手工业者的分化和雇佣关系的产生;包买商和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扩展。

2.能力方面:(1)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再认、再现有关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和理论原理的能力。(2)通过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历史过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特别是该原理中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理论的认识;并且培养学生运用上述原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3)本节内容理论性强,逻辑关系严谨,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1)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对欧洲近代社会的产生具有重大的影响,通过对这一史实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过程中的雇佣劳动关系的形成、农村中农民破产的过程,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的剥削性的本质和不人道的方面;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残酷地剥夺劳动者的过程。

4.学法指导方面:(1)本节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基本上没有涉及具体的历史事件,多是概括性和抽象性的表述。因此,在学习中,关键是弄懂理论原理,形成清晰完整的逻辑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阐述的比重应该大于其他的章节,力求在教师的阐述之下使学生形成对理论问题的认识,学生活动应主要体现在对已经学习过的理论的复述和运用,对于比较抽象的历史过程的再现。(2)在学习过程中,首先应该力求作到理解以下理论性问题: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论;第二,雇佣关系理论;第三,商业控制产业的问题;第四,地租原理及其对阶级关系的影响。然后,以理论问题为纲,贯穿事实和过程,最后,完成从总体上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理所当然的重点问题,构成本节教学内容的核心,本节教学内容都是围绕此问题展开的。而在此问题中,最重要的部分在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区域和标志——雇佣关系的形成。手工工场是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存在的主要形式,而且,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8世纪后期。在这段时间内,手工工场深刻地影响了历史进程,这一时期被称为“工场手工业时期”,因此,手工工场的形成也是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2.难点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因为理论性强,所以难点相对较多。(1)商品经济的发展问题。商品经济发展问题是教材表述中联结生产力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关键环节。生产力发展导致专业化和社会分工,专业化和社会分工必然会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前提条件。(2)雇佣劳动关系问题。应该注意搞清楚两个问题:第一,中世纪后期以来手工作坊中手工业者的贫富分化是雇佣劳动和新的阶级关系形成的重要原因。第二,雇佣劳动关系形成的实质在于持有资金和生产资料的人和那些一无所有但可以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的人发生对立和接触。在这一过程中,货币和商品变成了资本。(3)商业资本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问题。商业资本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自己的资金去购买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的劳动力,建立起雇佣关系。这实际上是当时雇佣关系发生的主要途径。同时,商业资本还在一定程度上操纵了市场。(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中发展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使农村的劳动力和生产脱离自然经济状态,与市场产生必然的联系,形成商品生产和雇佣关系。货币地租在这一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课堂教学设计

师:资本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一种极其重要的社会经济形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行着当今世界的绝大部分的经济活动。在上,资本主义对当今世界也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世界近代现代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部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史。因此,资本主义如何起源的问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们认识和理解当今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的历史依据。

同学们是否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

生:(了解或不了解,简要的相应回答)

师:由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或社会制度向另外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或社会制度的转变——比如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或者如我们现在正在探讨的由封建经济形态向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的过渡——首先都要有生产力的重大发展,在旧的生产关系无法容纳新的生产力的情况下,一种与新的生产力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就会逐渐建立起来。这种新生产关系的发展壮大,就会形成新的经济基础,在这种新的经济基础的作用之下,会以不同的方式(社会革命或者改革)建立起相应的法律制度,也就是相应的上层建筑。到这里,一次社会经济形态或社会制度的更替就基本完成了。

我们现在学习的是世界近代现代史的第一节课,请同学们现在充分地理解和记住刚才我简单表述的理论,在后面的整个世界近代现代历史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用到上述的理论的,历史也会不断地证明上述理论的正确性。

我们现在探讨的是资本主义制度是如何从封建主义的旧世界中产生出来的,那么,依据刚才讲述的理论,这一变化的起点应该是生产力的进步。

一、欧洲经济的发展

师:经济的发展首先表现为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现在从几个方面了解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首先是手工业方面。

1.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师:请同学来概括一下当时欧洲手工业生产力发展的情况。

生:(概括手工业发展的情况,教师引导发言的学生注意相关的手工业生产部门和各部门生产工具的改进)

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我们可以看到,教材就两个手工业部门叙述了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这两个部门是纺织业和矿冶业,突出叙述了这两个部门新的生产工具的使用。生产工具是构成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的要素,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认为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唯一表现?为什么?

生:(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师:生产力的进步肯定还伴随着产量提高,相对来说更多的产品投入市场。而且,我们也不要认为当时的生产力进步只发生在纺织业和矿冶业两个手工业部门。上述两个部门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中地位特别突出,因此教材就以它们为例。其他的生产部门也会有相应的进步,我们应该有手工业生产发展的一个总体性的概念。其表现在教材中实际上是有明确叙述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手工业的专业化程度加强了,行业间分工越来越细;第二,出现了新的手工业行业,手工业和农业进一步分离。

我们再来探讨当时欧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另外的表现。(指导学生阅读和概括有关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影响的教材内容)

生:(叙述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欧洲社会和生产的影响,教师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欧洲经济文化的影响

师: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欧洲的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影响社会领域是广泛的,不仅仅限于生产领域,对于和文化都有深刻的影响。

火药影响到了方面和矿冶业的生产方面。关于火药的影响,我们一起来阅读教材引用的马克思的论述。(请一位学生领读)

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建贵族(骑士阶层)拥有自己的领地,他们穿着沉重的甲胄作战,建筑城堡来保卫自己的封建领地,欧洲实际上是处于分裂割据的局面。这种局面阻碍了各地的经济联系,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在火药面前,甲胄和城堡都失去了其原有的作用。封建割据势力日益衰微,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统一的市场的形成。

关于罗盘针用于航海所产生的作用以及马克思所说的“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我们将在下一节课探讨这一问题。从经济上看,对商业活动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于印刷术的作用和影响。在中世纪,由于书写材料的昂贵和没有印刷手段,文化知识得不到广泛的传播,文化活动长期被封建教会和僧侣所垄断。印刷术打破了这一垄断,对于打击封建意识形态,打击教会势力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同时,造纸、印刷本身也形成了新的手工业生产部门。

农业是封建时代和前工业化社会最重要的社会经济部门,农业中如果没有相应的发展和进步,也不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3.农业生产的发展

师:请同学自己概括当时欧洲农业发展的表现。

生:(概括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师:(整理学生的回答)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行多田轮作制,即一部分土地在一定的年份种植农作物,然后,在一定的年份停止耕作,让土地生长牧草,以恢复地力,同时可以放养牲畜。第二,改良畜种。第三,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结果是提高了农牧业产品的产量。

到此,我们已经对15世纪前后欧洲的社会生产进步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下面的问题是,这些进步如何导致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如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二、资本主义的产生

生:(思考并回答上述问题。由于问题具有一定难度,可以通过几位学生相互讨论、补充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师注意引导或带领学生阅读和理解教材第3页第2自然段的叙述)

1.商品经济的发展

师:(总结学生的探讨)问题的关键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产品的增加;社会分工的扩大,农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分离,都意味着有大量的产品必须投入市场,进入交换领域。因此,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交换的扩大,也就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我们现在一起阅读教材第3页第3自然段,从中可以看出什么问题?

生:(谈论自己的看法)

师:我们看到了在欧洲形成了一些有专业特色的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城市。这种专业化的分工必然要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即以本地大量出产的优势产品去换取本地区不出产或出产量不足以满足需求的其他产品。经营者还要通过尽可能多地出售产品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

以上是问题的第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如何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学生自由思考,由于该问题理论性很强,对学生来说难度过大,不一定要求学生回答。只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维就达到目的)

2.资本主义萌芽和雇佣关系的产生

师: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明确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生:(通过阅读教材对此问题形成明确的记忆)

师:上面的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如果我们对问题作一个最简单的解释的话,那就是商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分工的日益精细,导致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和手工业生产从属于商业资本,因而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我们先来解释第一个问题: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中世纪的手工业生产主要是在手工作坊中进行的,在手工作坊中从事生产的手工业者没有形成明显的阶级分化。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依据教材第3页第4自然段的内容回答)

师:(概括学生的回答)原来的行会手工业者发生了分化,一些富裕的作坊主自己脱离劳动,雇佣更多帮工、学徒进行生产,实际上成为资本家;而帮工、学徒和一些破产作坊主不得不出卖劳动力,成为雇佣工人。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在他们之间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即雇佣关系。为了加深对这一转化的含义的理解,我们一起阅读教材第4页引用的马克思的论述。同学们特别注意马克思所说的货币和商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条件是什么?

生:(回答上述问题)

师:这个条件就是货币和生产、生活资料的所有者购买了一种被称为劳动力的特殊商品,通过这种特殊的商品,来使自己的资金增值,转变成为资本。同学们可以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的马克思给“资本”下的定义。

生:(叙述“资本”的定义)

师:现在,我们来解释第二个问题:手工业生产从属于商业资本。

3.包买商和工场手工业(板书)

师:我们可以通过教材找到与此问题相关的表述,请同学们自己先尝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简要陈述包买商和手工工场的情况)

师:(整理学生的发言)商人利用自己在资金方面和掌握市场方面的优势,积极加入手工业生产领域,形成了包买商制度。我们应该深入理解的一点是,包买商制度在实质上是一种雇佣劳动关系,只不过没有采取集中劳动的方式,而采取了分散的家庭劳动的方式。包买商制度也体现了马克思所说的“两种极不相同的所有者”,“互相对立和发生接触”。包买商制度打破了小生产者和市场的直接联系,小生产者一旦接受了商人提供的原料、工具和向商人送交制成品并领取一定的加工费,就意味着丧失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独立的经营权,成为雇佣劳动者。

随着分工的日益精细,劳动技能的日益专业化,生产一种产品的分工和合作的范围扩大,集中的劳动更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包买主资本家开始把一些生产者集中起来进行生产,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就开始出现了。

手工工场是工业化以前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与作坊式的生产和家庭劳动相比,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学们考虑一下,为什么?

生:(回答问题)

师:(整理学生的回答)比较精细的分工,分解复杂的工艺,专门工具的创制,从而提高了工人从事某一道工序的熟练程度和工作效率。

工业化进程开始(工业革命)以后,新的生产组织形式逐渐取得手工工场,我们将在以后专门学习和探讨有关的问题。

到现在为止,我们探讨的都是手工业生产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手工业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得到发展的时候,稍晚一些,农村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得到了发展。

4.农村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师:同学们考虑一下在农村中导致旧的生产关系和自然经济解体,新的生产关系出现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是什么?

生:(简要回答问题)

师:货币地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在这首先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其影响逐渐波及农村,农村中的封建主放弃了传统的劳役地租的剥削方式,而要求农民用货币来完纳地租。这种变化直接造成了两方面的后果:第一,迫使农民与市场产生联系,加速了商品经济对农村的渗透;第二,加剧了农村中的贫富分化,改变了农村中的阶级关系。一些富裕起来的农民和一些封建主开始以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业,而破产农民则不得不沦为雇佣劳动者。我们将在第二章学到的“英国圈地运动”,是农村中资本主义因素发展最集中和最典型的事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后来居上,迅速地发展起来。

最后,我们来整理一下这一节课的逻辑结构,建立起对资本主义产生过程的系统性的认识。(一边完成下列图示,一边简要讲解)

生产力的进步

商品经济的发展

手工业者分化和雇佣关系产生

包买商和手工工场出现

农村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