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慈禧光绪决裂:不能让皇帝抓军权

2019-09-26 22:41:35

  公元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将光绪帝软禁于涵元殿,然后下诏太后训政。自此,自6月11日始,历时103天的维新运动以失败告终。史称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历代史家多认为是保守派,特别是其代表人物的慈禧太后反对新法,武力反扑,导致的戊戌变法的失败。维新运动的主要发起者之一的梁启超先生编写的《戊戌政变记》即把变法失败归咎于保守派与慈禧太后的阻力。这种说法固然没错,但深究历史细节,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同:都能接受洋务

  异:光绪胆小懦弱却无父亲的谨慎,慈禧洞悉人性、工于心计

  慈禧太后与清德宗光绪皇帝有三重个人关系:他们是名义上的母子;血缘关系上的姨甥;传统亲戚关系上的叔母与侄儿。光绪的生身父亲醇亲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就是慈禧丈夫咸丰皇帝的弟弟。而奕譞又娶了当时的懿贵妃慈禧的妹妹做福晋,生下了载湉,也就是后来的光绪帝。

  历史记下了这样一幕,在慈禧的亲生儿子同治皇帝去世的当天晚上,在决定皇位继承人的会议上,慈禧一锤定音,过继时年只有四岁的载湉给咸丰皇帝和自己做儿子,并立为帝。而作为父亲的奕譞当场“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

  一生历经宦海沉浮的奕譞非常了解慈禧,更了解慈禧这样做的真正目的是紧抓皇权,让自己的儿子做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而自己非但不能父以子贵,反而会因为与皇帝的关系而很有可能成为慈禧打击的对象。

  奕譞一生谨小慎微,对慈禧始终恭敬有加。从得知儿子继位而晕厥这件事,可以看出奕譞的胆小懦弱,光绪则继承了他的性格;但长于深宫,未经历练的光绪却没有父亲的谨慎。

  与之对照的是他的这位名义上的母亲,历经宫廷权斗而不倒的慈禧太后。正如哈尔滨师范大学的隋丽娟教授在《正说慈禧》系列讲座中所指出的:“慈禧具有自己所独有的能力,那就是洞悉人性、工于心计、个人至上、临危不惧、敢作敢为。这正是专制帝王所应具备的素质!”

  清王朝吸取朱明王朝的教训,对皇子的教育十分严格,刻苦读书是每个皇子从童年起的必有之义。光绪二年四月二十一日(公元1876年5月14日)尚不满5周岁的光绪皇帝正式上学读书。在光绪长达近二十年的读书生活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当属他的老师翁同龢。翁同龢来自世宦家族,翰林出身,学富五车,是同治帝和光绪帝的两代帝师。他对光绪的教育没有拘泥于四书五经之类的封建纲常名教,而是结合急剧变化的世界大势,引入了新鲜的中外史地和激进的早期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方面的课程。当时清政府正积极推进洋务运动,翁同龢把相关的事务和实物都纳入了皇帝的教育课程。

  需要指出的是,翁同龢添加这些课程,事先征得了慈禧的同意。在光绪的教育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到慈禧务实开明的一面。

  慈禧没有曾国藩等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但具有家天生的趋利避害的本能。在其长达半个世纪的执政生涯中,较少顽固的守旧,更多的是实用主义的态度。这深刻影响了晚清的时局。

  同:不违祖宗,无损满洲权势

  异:光绪亲政,慈禧训政

  光绪十二年,当慈禧为了符合祖制和照顾,假意主动提出光绪亲政的问题时,对慈禧真实意图心领神会的奕譞,随即领衔王公大臣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恳请慈禧训政的请愿行动,最终制定了一个被史书称为《训政细则》的“约法三章”,将训政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了下来。这个细则规定光绪亲政后,慈禧的听、国家政务的最后决定权,全部保留。

  光绪亲政了,但归政后的慈禧仍然牢掌大权。翁同龢看在眼里,也只能怨在心里,他的日记中一句“现在国事一切照旧”透露出了他对慈禧揽权的不满和无可奈何!这种一国两主的局面必然导致一种结果,那就是帝后两党的形成。

  1895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

  清朝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几乎同时开启。在经济军事成就上,洋务运动并不输于明治维新。但是号称“天朝大国”人口土地面积远超对手的清王朝,败于维新变法不足三十年的东洋弹丸小国日本,这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的有识之士。甲午战败意味着清政府推行了三十余年的“徐图自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士大夫阶层中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体制改革是绕不过去的,必须变法维新方能真正图强。

  1895年5月2日,也就是光绪批准《马关条约》的同一天,在京参加会试的举子以广东人康有为为首,发动了著名的“公车上书”,敦请光绪皇帝仿效日本与西方,推行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