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方史作为关于某一地域的历史沿革、历史发展、历史人物的记叙,具有浓烈的乡情色彩,可以强化学生的自豪感;知识形象丰富可感,易于学生掌握理解;是历史课程的重要补充;可以形成校本历史课程等特点。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主体讲授、学生主体研究、请进专家、走出去研讨考察等途径促进地方史教学的渗透,以获得最佳中学历史教学效果。
关键词:地方史;新课程改革;中学历史教学
肇始于世纪之初的新课程改革正逐步向纵深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提高。就中学历史教学而言,要实践好《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的任务,必须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我们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好地方史进行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以下进行简要阐述:
一、传统历史教学的问题分析
应该说,初中历史课程领导模式的形成是对过去传统课程领导模式的一种反思与改革。传统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存在着一系列亟待改革的问题:
从教学手段上看,因为“填鸭式”而侧重“告诉”学生“知识”,直接给学生知识,充满生机的、血肉丰满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成为了干巴巴的知识,历史老师是执行者,学生是被执行者。学习历史时应该具有的实地调研、地方史的学研、小组的讨论都被忽视。
从教学的目的与评价标准上看,主要还是以应试为目的,强调学生记住了什么,以结果,即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被忽略。
从课程开发上看,片面注重就课本讲课本,课程开发不够,地方历史课程的丰富资源没有得到发掘和重视,历史课程本来应该具备的亲切性反映不足,抽象性过强。历史教学中的差异化得不到充分重视,城市与乡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东部与西部等的差异体现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上述种种问题的客观存在,急切要求对初中历史的课程领导模式进行重新建构,以充分发挥初中历史在初中生成长、发展过程中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以最充分的通过初中历史强化初中生的人文素养,其中地方史教学的强化是一个重要的补充途径。
二、什么是地方史?
地方史即“地方上的历史”,是关于某一地域的历史沿革、历史发展、历史人物的记叙。小的地方史构成大的地方史,它们又共同形成当代中国的历史。地方史是中国历史的细胞,也是中国历史的缩影。
例如我校所在的山东青岛下辖即墨市,就是一个战国历史文化名城,有著名的战国历史名人即墨大夫;有战国时期齐国的名将田单,田单曾经智摆火牛阵,打败了连下齐国七十余城的燕国名将乐毅;有田横岛五百壮士,展现了战国末年,秦国一统天下的波诡云谲……沿及近代,青岛在近代历史中地位关键,五四运动的发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青岛利益的归属有着直接联系,这也正是进行爱国主义的重要教材。
三、地方史的特点和作用分析
我国是一个有着七千年文明、近千万平方公里土地、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东部、中部、西部情况千差万别,在一省之内,往往也有东西南北之别,甚至出现“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复杂状况。这种复杂的状况恰恰是我国地方历史丰富的一种体现,丰富的地方历史如果能够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就可以促进中学历史教学。我国地方历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浓烈的乡情色彩,可以强化学生的自豪感
家乡情结是每一位同学都具有的,热爱自己的家乡是中学生的主要特质。地方史中所涉及的史实、人物、事件,往往就在同学们的身边,有些是同学们在上课以前听家长、长辈经常提到的,在地方媒体上有时有接触。因此,学生不会觉得陌生,相反,会觉得十分亲切。学生往往因为自己家乡有著名的历史人物而感到自豪,学习起来就会有更大的兴趣、更好的效果。
(二)知识形象丰富可感,易于学生掌握理解
由于地方史的知识点都来自于学生身边,因此,这些历史知识是形象的,具体可感的,学生对这样的知识往往不会抗拒,而是充满趣味的学习,会把这种学习演变为主动学习,由此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对各种知识点的掌握就会更加扎实,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因为地方史中的人名、地名、史实就在身边,会给学生更多的心理冲击,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效果。
(三)知识更加细腻,是历史课程的重要补充
中国历史卷帙浩繁,线索众多,这是毫无疑问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确定了课程需要讲解的主要内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程度。中学历史课本选择了最重要的知识进行介绍,但是对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历史悠久的国家,仅仅依靠书本知识的介绍,显然无法全景式地详细介绍我国历史,此时,地方史就可以发挥很好的补充作用,让历史知识更加细腻,让历史更加直观,让学生了解的更加详细透彻。
(四)具有系统性,可以形成校本历史课程
新课程改革对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国家课程之外,提出了明确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要求,地方史作为一地发展的历史,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是很好的乡土教材、校本课程。这种校本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良好途径,是强化家乡情感的良好手段,也会养成学生多途径获取知识的方法,形成“历史就在我们身边”的理念,建立学生关注身边,注重调研、实践、社会调查、访谈、搜集实物等习惯的培养。
四、发挥地方史教学作用的有效途径
明确了地方史的特点和作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融地方史于中学历史教学之中,教师自身首先要热爱地方史,掌握地方史,这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就需要我们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把地方史融入历史教学活动中来,根据笔者近十年来教学的经验和做法,融地方史于中学历史教学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主体——历史课堂上对地方史的直观介绍
毫无疑问,在中学历史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主体。在中学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直接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直接告诉学生有关地方史在某一阶段的情况,在某一历史事件中的地位,这是教师主导的讲解,优点是教学效率比较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点题,布置学生进行地方史的探究式学习研讨,教师进行穿针引线,提高学生对地方史的认识。例如在讲到清朝政府的腐败时,我们把即墨历史上著名的查赈大员李毓昌的故事介绍给学生,很受他们欢迎:
李毓昌(1771—1808)即墨城西阁里人,出身贫民,酷爱读书,嘉庆十三年(1808年)中进士,发榜后为候补知县,被朝廷派往山阳(今江苏淮安)查赈。他不为利益所诱惑,查出知县王伸汉大肆贪污灾民赈济款的事实(赈灾银两9万两中的2万3千两),被狗急跳墙的王伸汉买通李家家奴毒死。经李毓昌的叔父李泰清赴京告御状,冤案方得昭雪,处死贪官王伸汉等多人,流放了两江总督铁保、江苏巡抚汪日章。嘉庆皇帝亲作《悯忠诗》,刻在李毓昌墓前。
这样的介绍既有故事性,也有思想性和教育性,又属于地方历史,学生从中可以得到多方面的收获。
(二)学生主体——小组讨论本区域地方史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给学生布置探究地方历史的任务。比如,让学生了解即墨或青岛在某一时期的著名人物,搞班级“地方历史人物百家讲坛”,学生对这样的活动十分有兴趣,他们利用周末、寒暑假,走村串巷,进图书馆、博物馆,查阅资料,组织写作,先后介绍了著名的地方人物五十多名,极大地丰富了地方历史知识,锻炼了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强化了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对家乡的认识。也很好地实现了《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的任务。
(三)开发校本课程——系统学习地方史
要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地方历史、学习地方历史,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开发校本地方历史课程是题中应有之义。一本好的地方历史校本课程可以给学生以全面的地方历史知识,促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热爱。从校本课程开发的侧重点看,要注重思想性,侧重于人物和史实,要体现历史的规律性、进步性,以给学生积极、丰富、形象、可感的引导与教育。
(四)走出去——开发社区、地域资源——在田野考察中学习地方史
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看,社区也是很好的地方史的教学资源。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对社区资源的利用是不足的,过于倚重书本,实践证明其教学效果是有限的。例如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历史纵深感让人充满向往,革命烈士纪念场馆让人肃然起敬,历史遗存让人若有所思,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个性魅力,独特的传统节日蕴涵丰富的历史传说等等,历史教师如果能够利用好这样的教学资源,就可以起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的好效果。现在地级市一般都有博物馆、各种历史纪念馆;有名人的故居,比如青岛的康有为故居、鲁迅故居、宋庆龄故居;历史建筑中也包含历史,比如青岛林立的欧式建筑,特别是德式建筑、日式建筑,其本身不就是无声地诉说一段历史?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些资源,带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这样的历史资源之中去,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五)请进来——社会资源利用——地方历史研究者近课堂讲述地方史
与“走出去”相对应,中学历史教学还可以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中的“人力资源”。在地方,有很多口口相传的历史,学校可以请这些口述历史的传人到学校来给学生作讲座,介绍地方历史人物、历史史实;也可以请地方历史的研究者进入学校,与学生座谈,给学生一些引导和讲解,这些都是很好的地方历史教学的方法。
综上所述,地方历史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值得中学历史教师进行新的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