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同学都曾有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的华丽辞藻如此丰富却仍然写不出能让阅卷老师满意的作文?"语文老师分析指出,语言优美往往不是一篇作文质量好或者坏的关键。
许多同学即使很努力地去准备作文,但最终分数仍然不理想,这很可能是因为他们陷入了某种写作的误区。下面为同学们列举了比较常见的三种作文写作误区,希望能帮广大学生"对号入座",并施以针对性的改进。
误区一:旧瓶装酒,套用它文
高考要求在卷面上"不得抄袭",还相应设立了一条评分标准:"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但多年以来部分考生心存侥幸,套用现成故事的问题依然存在。比如海南省2010年高考评卷语文组副组长苏盛葵在题为"提倡真实的文风"的阅卷手记中介绍:"我们在现场还发现了2篇抄袭作文,经过在场外网上搜索,在场内验证,给了8分以下的处理。
小编提醒考生:如果某些时文确实很精彩地诠释了作文话题,写作时予以概括,把它作为写议论文的例证,或者对其进行改编,是完全可以的;但不能全文主体套用现成的故事,只在首尾加上一点扣题的话,更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抄。
误区二、文显幼稚,小家子气
在高考作文中,有些作文就像小孩子写的,毫无思想深度。比如《我的过去》一文,不足800字的篇幅写了三个事例,人物形象单薄,记叙水平不高。什么"小馋猫"、我心里高兴死了,噢噢噢"。语言表达上则有生造词、方言词出现等。
还有些考场作文在用语上出现了低幼化倾向,像"太阳公公"、"月亮婆婆"、"司马迁爷爷"、"叔叔"和"张海迪阿姨"这样的字眼频频出现。一个高中毕业生,已经是成人了,应该对社会、人生有比较深刻的理性思考和独立见解,如果到了十八九岁还停留在十岁多一点的思想情趣上,总让人觉得小家子气。
误区三、素材陈旧,没有新意
高考作文选材撞车的现象年年有,2010年依然突出。在江苏卷中,"低碳"作文相当泛滥--有老师戏称:"一看到低碳就长叹。"山东卷作文题(考"光明和阴影")新颖度不算高,于是一些老掉牙的素材重新登场:史铁生、霍金、张海迪等摇着轮椅唱着生命阴晴不定的歌谣;海伦-凯勒、贝多芬、邰丽华等摸着盲文、打着哑语诉说着人生的执着与永恒;司马迁遭受难以启齿的侮辱却被众多学子不留情面地反复咀嚼;李白、苏轼、丛飞、朱邦月等也频频出场。据粗略统计,二类卷中作文材料的"撞车"达75%。
除了事例陈旧,还有材料张冠李戴的现象。比如北京阅卷中发现,明明是宋朝的论据被套上明朝的时间,明明是这个名人说的话却套在另一个人的嘴上。这体现出考生知识积累并不细致、扎实。
【解决之道】
一、有深度,有广度。
深度,是指作文的思想性和思辨性。
广度,是指作文的所体现的知识面。
二、自然为文,突出"三真"。
真实的情感流露;抒情自然,流露自然。爱和恨都是有原因的,都是有积累的过程的。符合学生阶段的情感实际。如学生喜欢的是超级女声,很少喜欢京剧。
真实的经历呈现;学生自己的经历,符合中学生年龄阶段的人生经历。
真实的思维展示;体现思辨性。哲学方法分析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注意的观点。
三、高考作文要"二锅头"不要"碧螺春"
观点不能"犹抱琵琶半遮面",最好不搞"图穷匕见"。开篇后尽早表达你对材料的认识。旗帜鲜明,快人快语,击中要害,干脆利落,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是取悦阅卷老师的一个小细节,千万不可忽略。别让他费劲儿去找你的观点。
四、选材不能低幼化
高三学生,选材不能再像小学生一样,写"扶老奶奶过马路,同学间为了一块橡皮争执不下"等低幼化的故事。构思时,首先应当盘点一下自己的生活圈子,包括父母、亲戚、朋友、老师身上的故事,你都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写出来。
另外,知名度很高的故事不要再用,防止高频撞车!可以化用报纸杂志上的故事,但不能连别人的构思也搬过来,尤其是过去知名度非常高的。
希望同学们谨记以上四点,避免低分作文!作文分数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语文科目总分数的高度,千万不可大意失荆州!
责编/刘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