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事业的方针

2019-11-22 16:48:05

重点:中美建交;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

难点:中苏关系的恶化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周恩来与尼克松握手的照片,教师朗诵:“周恩来站在舷梯脚前,在寒风中不戴帽子。厚厚的大衣也掩盖不住他的瘦弱。我们下梯走到快一半时他开始鼓掌。我略停一下,也按中国的习惯鼓掌相报。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我被介绍给所有中国官员,然后站在周的左边,其时军乐队演奏两国国歌。在中国心脏的刮风的跑道上,《星条旗歌》在我听来从来没有这么激动人心。”由学生思考尼克松这段回忆录描述的是历史事件,由此导入新课。

  一、外交环境的恶化和“一大片”的方针

  提问:建国初期,从1949年到50年代中期新中国外交方针的基本策略是什么?引导学生看书,总结归纳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所处的外交环境。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曾经有过友好关系的中国与苏联的关系为什么也会恶化呢?中苏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中苏关系,从友好结盟到恶化,变化如此之大,我们应当如何客观地评价中苏关系呢?面对着这样的外交环境,中国应当如何应对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向学生展示同期相关外交图片。

  二、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

  从70年代开始,中国的外交局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期间,最突出的变化就是中美建交。结合相关图片,简单叙述中美建交的过程,然后布置课内“小型探究活动”程序。

  学生自主活动,进行讨论和发言。

  引导学生总结:中美两国在70年代实现关系正常化,与当时复杂微妙的国际关系、中美两国各自的战略考虑密切相关。60年代末,苏联勃列日涅夫上台以后,在美苏争霸中采取积极进攻的战略,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并且在多项军备竞赛中超过了美国。这时期的美国由于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受到了来自西欧、日本的强劲挑战,再加上在侵越战争中受挫,尼克松在对外政策上做出了重大调整,主动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对此,中国也做出了积极反应。因为此时中国受到了苏联来自中苏、中蒙边境强大的军事威胁,中国也需要改善自己的国际处境。这样,在中美两国的共同努力下,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可见,中美两国关系改善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何平。今天,中美双方必须恪守《中美联合公报》,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才能使两国的关系进一步发展。70年代以中美关系的改善为契机,中国的外交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就。(结合图片,引导学生总结成就:恢复合法席位、中日邦交正常化、国际上与中国建交的热潮以及与第三世界国家团结与合作的加强)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

  提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指导同学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并引导学生思考:你对这些变化如何认识?请结合当今国际关系中的大事发表你的见解。

  教师进行总结: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定为我国的国策。另一个是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这两项方针都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基本外交政策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它们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审时度势、实事求是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外交风格。这些方针不仅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正是在遵循这些外交方针的基础上,我们拥有了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小结

  教师计算机显示图式,让学生结合图式自己归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外交环境的恶化和“一大片”的方针

  1.美国继续敌视中国

  2.中苏关系的恶化

  3.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

二、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

  1.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2.中国在合法权利的恢复

  3.中日关系的发展

  4.国际上出现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5.对“三个世界”的划分

三、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方针

  1.外交方针的调整

  2.世界格局的特点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