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浅论:生活中写作,写作中的生活

2019-12-05 16:33:25

  作者:浙江上虞华维外国语学校 李春苗

  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写作“行云流水”呢?我认为首先须搞清“是谁编织了写作的死结”,然后才有可能回答“如何融化学生与作文之间的坚冰”,也就是说,要给学生写作僵局开一个有效的药方,首先要对现状有一个清晰的判断。

  一、写作现状——涛声依旧

  综观学生的习作史,不难发现,作文教学片面追求“文以载道”,“道”虽“道”矣,而字里行间流动的几乎都是人云亦云的复制型思维,既无新颖之意,更遑论深刻和犀利了,自然极大地限制了写作个体心灵的自由活动。为改变作文教学中这种庸化思维,新课改从宏观高度明确“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这种历史性的进步,应该说对于21世纪作文教学树立新思维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正如《中国教育报》记者在报道中所反映的“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君不见,“百搭”作文,“套路”作文,又在改头换面之后死灰复燃,教师仍在课堂上讲着“写作技巧”,仍按着考试的要求布置一篇又一篇的作文。学生仍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得到分数“不能说而偏要说”(叶圣陶《作文论》)。造成这种情况有中考命题的缺陷,也与教师领悟新课程的理念不够,搞不清写作的原动力有关。实际上写作的原动力,是对生活的感觉、积淀到了不得不发时的那种冲动,“待写作的欲望兴起时,便大胆地、自信地写作”(叶圣陶《作文论》)。这是自我的需要,是主动的自发的行为。由此可知,是错误的教学理念编织了写作的死结,那么融化学生作文的坚冰的方法便是恢复写作的原动力——把生活与写作真正地结合起来。

  二、写作动力——学会生活

  学生的未来需要什么样的写作能力?黄本荣在《作文,魂系何方》(语文教学通讯2006.9第49页)中说:“一个经学校熔炉历炼而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面临的写作状态无非这样几种情况:一是领导布置题目交待主要观点,甚至口述了大致的提纲,……这是命题式的不自由的写作状态。二是工作中有心得,研究中有发现,需要把这种心得和发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该算是半自由的写作状态。三是对人生有憧憬,对生活有感悟,对热点问题有思考,生活中有情要抒……这该算是完全的自由写作状态。”换句话来说,写作既是引导学生学会驾驭,学会自由表述,学会思索的课程,又是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现实生活和未来的课程,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有写作的痕迹,向人倾诉是口头作文,自我介绍是记叙文,年终总结是议论文……写作是学会生活的课程,写作中又有生活,因而我们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去引导写作。

  刘国正先生说:“教室的墙壁不应成为水泥的隔离层,而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多种孔透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顾黄初教授在《教育论稿》开篇也说:要谋求语文教学改革的提高,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有突破性的进展。教师要引导学生采拾身边的材料,教育他们分辨材料的“好”与“坏”。

  我在班中开创了“我说,我说,我说说”课,每次设立一个主题,然后请同学上台谈,或分小组谈,此时学生尽可畅开心怀谈自己的事。这种娓娓道来,像一棵小石子扔进了回忆湖中,顿时泛起阵阵涟漪,很多学生谈着谈着忽然发现原来自己的生活很精彩,原来“写作的素材可以用筐抬”(学生原话)。

  父亲送别儿子时为儿子买几个橘子真是太平常不过了,但朱自清先生就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美来”(罗丹),写出了《背影》这样的名篇。从维熙甚至能把生活写成《大墙下的红玉兰》这样优秀的作品。自己的生活便是最佳选择,为什么总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泪呢?为什么要借草木花鸟之口抒发自己的情呢?家中的饮食起居、校内的学习活动、读书的酸甜苦辣,成长的困惑思索,少年的情感变化等,多么丰富,可见自己就是一本需要解读的书,为什么不把自己的歌唱好呢?

  每个周末我都建议学生回家看看《焦点访谈》、电视新闻或报纸杂志等,然后以随笔的形式交上来。这一举动打破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应试书”的封闭式学习机制,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写作开发了无尽的源头活水。

  身边正经历的纷繁复杂的生活也是令人感慨的。邻居下岗了,村里的技校生一跃而进了百万富翁行列,电视上正播放气丐也在捐款,社会上劳动者的辛劳、新一代的智慧、人与人之间自觉的互助以及和谐共处、环境保护、文明行车……这一切都是上好的作文材料,只是我们总熟视无睹罢了。国际局势的变化,传媒炒作的热点、公众关心的事件、文化发展的动向等无论作为叙事的材料或背景,还是作为议论的论据,都是很有价值的,完全应当成为中学生可以也愿意选择的材料。

  根植生活的实践,大启天下事,小启身边情;活水源源,真情绵绵,有米下锅,作文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