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解读08高考山东考试说明

2019-11-27 08:05:55

  3月17日, 山东省《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卷考试说明》出台,今年山东省仍将采用“3+X+1”的模式,总分为750分,语文、数学、英语(听力除外)、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和基本能力科目的试题,仍由山东省组织专家自行命制。

  2008年《考试大纲》仍然坚持已确立的综合能力测试考核目标与要求,考生必须明确高考能力测试的形式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与训练。

  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07年山东文综试卷呈现出利用大量新素材、新信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特点。考生要对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加工制作。获取有效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高考的学科内或跨学科综合题往往由实际问题引出,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设问,要求考生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上的归纳、分析和解释。试题设问的指向性要么明确要么暗示,学生一定要读懂,明确试题要求所用的理论范围。

  3、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实际上就是把材料语言转化成学科术语。这一能力来自于:一是学生对教材要有充分的理解。二是学生对当前的形式要有正确的理解。回答问题时,能用教材上语言一定要用教材上的语言,但不能苛求一定要用教材语言。答案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

  4、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这是考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试题设置的材料往往是当前的热点材料,问题的设问可能是从未遇到过的。在这种情形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探讨问题的过程。分析问题要有逻辑性和层次性。

  08年,山东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为迎合这一理念的推行,08年的文综试卷应彰显出来,也就意味着试题难度不会太大,会平稳过渡。试题会富有时代性,突出对重大热点考查。强调基础性,突出考查主干知识。突出综和性,体现综合素质的考查。体现地方性,具有山东特色。

  (魏效哲)

  一、大纲解读

  2008年山东高考大纲部分与2007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考查的目的、范围、要求、题型、分值等都相对稳定。

  学科必考内容包括“经济生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以及时事内容。其中时事内容包括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另外,我省确定2008年山东省普通高考文科综合科目中的思想选考部分的命题范围为“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和“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两个模块的内容。

  二、备考对策

  1、夯实基础知识,形成知识体系。高考题目千变万化,但是考察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命题思路一直没有变化。“基础知识”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夯实基础才是根本

  2、关注社会热点,将热点与学科知识相结合。是一门具有强烈时代性的学科,高考试题绝不回避热点,必然会反映国家意志。社会热点在高考中只是命题的出发点,一般以背景材料形式出现,考生要学会在不同情境和设问下如何调用知识、整合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复习中可采取两种方法:一是知识带热点;二是专题热点带知识。

  3、注重基本能力培养,加强针对性训练。考生能力包括:审设问的能力:要能明确题目设问要求,弄清设问指向,审清两个范围:材料范围和理论范围。提取信息的能力:要能通过对材料的处理,把握材料的层次及其关系,提取材料中包含的信息;整合知识的能力:要能明确题目所涉及的知识,避免张冠李戴、知识错位,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形成答案提纲的能力:答案的布局要有层次性,先答什么、后答什么,答题前一定要做好总体规划,考生可按“先重点再其他、先观点再材料、先教材再创新”的顺序来组织答案;规范表达的能力:答题时,考生要按照高考要求答卷,答案要富有条理性、逻辑性、专业性。

  三、落实热点

  1、落实的策略

  (1)在理论实践上的重大突破点,国内外重大的事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是忽是小事却又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

  (2)坚持以我为主,着眼于我国的实际问题,一些与我国根本利益和对外政策紧密联系的的相当稳定的热点也应关注。

  (3)坚持以正面为主,多关注鼓舞人心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体现人民利益的热点。

  (4)热点都是作为背景材料,对热点问题应注意宏观把握微观切入,高起点地落点。考题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多从试题细节上体现出来。重在考察主干知识,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2、应关注的热点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内涵和实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区域发展;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2)加强改善宏观调控:特别要关注物价问题。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4)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就业,住房,上学,看病,。

  (5)改革开放30年,提高对外开放的深度,广度:人民币汇率问题,贸易摩擦问题,入世6年我国外贸的发展。

  (6)坚定不移的发展民主:关注今年的两会,换届选举,体制改革,机构改革,群众的民主权利。

  (7)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核心价值体系,和谐文化建设,道德模范,弘扬中华文化加快文化创新。

  (8)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历史(曹原)

  一、大纲解读

  《2008年山东高考考试说明》从文科综合的命题指导思来说,跟去年相比在第一大点里面,突出了一句话,即“不拘泥于某一版本教科书”,这项规定主要是针对历史学科在我省内三种版本共存的这种状况来说的,通过这项规定我们平时的学习还应紧扣新课程标准与大纲。

  二、2007年高考历史卷回顾

  2007年的高考历史卷是比较成功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了对学生历史学习多样性、选择性原则的考查。

  比如考试内容上有必做题和选做题,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学科内,跨学科等题型的设置。

  2、考查内容上注重了“中国和世界”两个角度,考查比重中国史与世界史比重持平。

  3、突破了“一标多本”的令人棘手现象,依据新课标和大纲命题,以选材形式,以表格、材料、地图、图片等多种形式的新材料,新情景的创新与运用来考查,“求同去异”保证了考试的信度与效度。

  4、试题内容体现了对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人文主义的考查,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5、2007文综卷答题纸的设计等。

  三、备考建议

  1、紧扣《2008年考试说明》深入研究课标教材,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版本的教材,求同去异,以此来加强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认识。抓住重点和难点进行复习备考,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2、整理专题知识结构。整理有关历史现象的发展线索,梳理出发点生发展变化和消亡的过程。专题的整理既要注意综合性,又要注意前伸后移,让学生明确这一专题的基本知识体系。

  3、抓主干知识,夯实重点知识。近几年,高考能力考查的分值大幅度提高,但若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能力也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在专题主干知识的复习中,老师还必须引导学生查缺补漏,根据考试范围,对重点知识如“重要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发展过程等要进一步阐明、落实。”

  4、关注社会热点,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或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是高考历史试题的主题设计思想,在高考前这段复习中引适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学科的社会功能,体现高考对实践性人才选拔的要求。

  5、关注“山东地方乡土史”的研究。由于我们山东实行了单独命题,所以高考中继2007年仍将继续凸现山东相关历史的考查,而这一部分切入点,大多集中在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方面。

  6、加强解题技巧指导,掌握解题规律。在平时复习中,应抽出专门时间对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等各种题型做题方法进行讲解。如:选择题最佳组合,因果选择题如何做,可利用排除法、筛选法等方法。材料中的一些新题型如图片、图表、曲线图等做题方法都要注意技巧。

  7、注重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高考前,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具体来说,培养学生对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分析能力,及知识迁移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8、进行规范性训练。由于答题低纸的使用,规范性训练相当重要,特别是2008高考文综题也实行网上阅卷,要最大限度减少隐性失分,降低非智力因素的负面影响。如:答题题号混淆,写错地方,超出答题框,书写潦草等非智力因素。

  四、热点预测

  1、2008高考命题仍将提供短小精悍的新材料、新情景、考查的内容应以深度向广度转变。

  2、问题的设问上以凸现新课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考核力度,不再以历史教科书为惟一的考查载体,考查的趋向以一些实践性的题目、研究性的题目、辨析性的题目、开放性的题目形式出现。

  3、社会保障、民生问题仍将纳入命题热点。

  4、对于学生文明史观与世界潮流及价值观念问题的考查内容将凸现。

  5、山东省今年进一步突出素质教育,试题难度不会低于0.6。但能力考查仍重要。

  地理(季涛)

  一、“读”2008年考试说明

  就地理学科而言,山东省《考试说明》与去年的相比,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与去年相比没有变化。“考核目标及要求”仍然是突出“综合”与“能力”,重点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地理必考部分的“考试范围”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地理选考部分的“考试范围”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个模块的内容,均没有变化;“试卷结构”依旧是单项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种形式,地理必做题的分值约68分(比重约占32%),三个选做题的分值均为10分(任选一题),地理学科共计78分;“题型示例”中的题目全部更换,都出自于2007年高考新课标卷专区的试题。

  二、“解”2007年高考试题

  2007年山东高考地理部分试题的特点主要有:

  1、以地理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基本原理为基础,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如,自然要素(大气、地貌、水文、植被等)分布、演变规律(1、2、3、5题);工业区位、城市空间结构、人口增长与发展(6、7、8题);土地利用问题(农业土地利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6题);自然灾害与防治问题(旱灾,31题);环境保护问题(三峡库区环境保护,32题);区域经济发展与区位、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互关系(29题);旅游文化地理(青藏地区旅游资源,30题)。

  2、以图表为载体,强调信息处理,体现地理学科特色。山东文综卷地理题目共13道,其中图表达17幅,其分布如下表:

07年

山东

高考

地理

部分

行政区域图

卷Ⅰ

:1、2

8分

18分

卷Ⅱ: 31题

10分

各种示意图

卷Ⅰ:3、6 、7、8;

16分

61分

卷Ⅱ:26题; 30题; 32 题

45分

表格

卷Ⅰ:5

4分

15分

卷Ⅱ: 29题(3)(4)

11分

  3、贴近社会现实,关注热点,突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如,我国铁路干线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循环经济;人口问题;区域环境问题;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青藏地区的旅游业;我国的干旱灾害;长江三峡水库的环境问题等。

  4、关注乡土地理,体现地方特色 ,体现新课改理念。如,以山东省外商投资的区域分布为情景,考查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看”2008年命题方向

  2008年的山东高考地理试题,考题以中等难度题占大比例,容易题和难题各占一小部分,预计基本上会维持2:6:2的比例。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考生一定不要片面追求高难题,应着重夯实基础知识;注重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和谐社会,关注民生及坚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的考查;注重学生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多层次、多角度理解和灵活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考试范围方面分析,2008年高考地理试题的命题方向有:

  1、自然地理的主要命题方向

  (1)以地理图像为信息载体,考查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突出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

  (2)以区域为背景,考查自然地理特征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突出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

  2.人文地理试题的主要命题方向

  (1)以设计新颖的地理图像、地理数据图表为信息载体,考查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突出获取和分析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

  (2)以区域为背景,考查人类活动的区位选择,分析评价区位条件及人地关系,突出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体现考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3.区域地理综合试题命题方向

  (1)以社会热点为命题背景,以区域为基础,考核学生创造性地解释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进行区位空间定位,认识区域内重要的地理事物。

  (3)提供区域地图或统计资料,分析地理特征,阐述地理规律,剖析地理成因。

  (4)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分析评价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灾害的分布、影响及防治措施、资源的开发利用、人类活动的区位分析)。

  四、“思”2008年备考策略

  1、紧扣考点,抓目标。以“题型示例”之非选择题第4题(2008年山东文综第31题—自然灾害与防治)为例,看考试说明与高考命题的关系。本题有三小问:(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依据——对应考试说明中的“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对应考试说明中的“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对应考试说明中的“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及“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可见,高考试题与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要仔细研读2008年的考试说明中的每一个条目,明确复习备考的方向。

  2、依托教材,抓整合。在最后两个多月的复习中,根据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点,大胆取舍、突出重点和主干,搞好知识梳理。力戒面面俱到、机械重复,力戒前松后紧。让学生学有新意,学有收获,学有发展。以专题知识整合知识是本阶段的最佳复习方式,专题的确定、专题内知识体系的构建、本专题包含的重要题型、涉及到的高考热点、重要的解题方法与规律、本专题与相近专题的横向联系等。突出考虑四点:一是根据考试说明突出重点;二是针对历年高考题突出热点;三是根据考生实际找出弱点、疑点、盲点和难点;四是基础能力并重,强化对学生进行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不同能力的培养。

  3、精讲精练,抓能力。教师讲评要精,要注重以下几个原则。查漏补缺的原则:检查出学生不理解或没掌握的知识点——查找知识点漏缺的主要原因——设计补偿性题目;注重知识辐射的原则:试题以点带面体现课本知识——教师讲评应由“点” 及“面”,迁移练习,“举一反三”;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原则:选择题——训练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综合题——训练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练习量宜精不宜多。要选近两年的高考题、带有高考方向性的各地新颖的统考题,难、怪、偏、繁、超纲题不选、有争议的题不选,学生都会和都不会的题目不选。定时训练要难度适中,有一定的思维量,不能把答案提前印发给学生。

  4、规范训练,抓分数。考试中学生因看错题目,写字潦草,不按要求答题等非智力因素失分十分严重,这就需要从做题的正确率、做题速度和做题的规范性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争取做到会的不丢分,能得全分的不丢分。平时训练中要教给学生:会审题——能够仔细阅读试题,提取有效信息;会确定思路——构建一些答题的模式,准备答题时运用;会表述——答题要精炼、准确,注意地理语言;会答题技巧——把肯定的答案写在前面,模糊的写在后面,尽量多写点相关知识;会调整心态——考场上心态稳,满怀信心,力争不丢分、少丢分;会安排时间——集中精力,书写快捷,有计划利用时间,珍惜每一分钟。

  5、关注热点,抓特色。2007年的山东高考地理试题素材贴近生活实际,不回避热点,彰显山东特色。2008年考试说明特别指出高考试题要“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因此,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热点问题、热点地区进行问题设计与探究,从而提高各项能力。

  长久的热点:人口、资源(如中国能源战略、节约能源法)、环境、可持续发展(如生态文明)等;近期热点:报告、嫦娥工程、冻雨雪灾、2007年气候变化大会等;世界和中国的热点地区:日本(安倍、福田康夫的“中国之行”,、的“日本之旅”)、中国南方地区(雪灾、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北京和青岛(奥运会)、台湾和西藏(“独立”)、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等;山东地理热点:济青高速公路南线工程贯通、胶济铁路改建、关闭小发电厂、建设核电站、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热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