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豪掷”超300万元用于奖教奖学,超百名师生“人人有钱分”。在12月18日下午,顺德一中德胜学校举行十四周年校庆暨2014~2015学年奖教奖学颁奖典礼,表彰一年以来该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优秀成果的师生。
除了奖励该校的名师外,该校还对升学成绩优异的同学予以重奖。其中,该校今年考取顺德文科“榜眼”江婉菊同学,大学四年还有年奖4万元的奖学金。记者了解到,这笔巨额“奖池”来自于该校校董筹资,而专家表示,民间资本除了奖学外,不妨也出于价值导向多用于助学。
文/图 广州日报记者黄子宁 通讯员冯宇衡
豪奖
民校“豪掷”350万现场奖教、奖学
为了表彰一年来在教育教学工作所取得成果的师生,顺德一中德胜学校“豪掷”近350万元现场奖学、奖教。
记者在12月18日下午该校举办的十四周年校庆暨2014~2015学年奖教奖学颁奖典礼上看到,该校超百名师生都有份参与“分钱”。根据校方提供的发 放金额统计表,记者了解到,这近350万元的奖学金主要集中在初三年级、高三年级的升学成绩奖励上。其中,用于奖励升学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奖 池”,达到了近120万元,而用于奖励优秀升学学生的“奖池”,也超过120万元。
这笔巨额“奖教金”将如何分配呢?根据该校教务处负责人介绍,升学考试成绩奖将由负责该年级的高级行政负责人“测算”后进行分配。“高三21名老师将分近53万元,平均每位老师最少分到1万元。”该负责人说。
“尖子”读国内名校年奖3万元
350万元的奖学、奖教金,对于一所学校而言都是一笔不菲的“教育资金”。备受瞩目的是,该校除了奖励业务精良、成绩卓著的名师外,还特别对在各种评优 及竞赛获奖的同学以及升中(升高中)考试区前100名、升大(升大学)考试区前10名、考入全国前10名高校的学生,予以巨额重奖。
在现场了解到,该校高三4班江婉菊同学今年以高考成绩644分,全区文科第2名的成绩被浙江大学录取后,今年她可获得27万元奖励。
根据该校教务处负责人的介绍,由于她考取了全区的“榜眼”,因此将一次性奖励15万元作为奖学,此外,还有12万元将分4年奖励给江婉菊本人,用于她大学前三年的奖学金。
记者了解到,该校学生的升大奖学金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考取全区前十名,每生将奖励10万~15万元;而第二部分则奖励给考取全国指定名牌高校的考生,每生将获得12万元,分4年发放完毕的奖学金。值得关注的是,如果考生在该校既考取全区前10名,又考取了国内指定名校,就可获得两份奖学金。
家长:奖学金用于学费等支出
奖学金颁奖典礼上,不少获得奖学金的家长返校代领。根据该校教务处负责人表示,奖学金将以现金的形式一次性打入家长的账户,主要是考虑到监护人的责任,担心学生不会自主管理这笔奖学金。
而拿到这笔奖学金的学子,将如何安排使用呢?江婉菊的家长吴女士告诉记者,孩子读大学后,除了学费外,置办电脑、各类出行的费用也不少,因此读大学后由该校奖学的3万元,能填补这部分金额。
尽管在本届奖学金发放中,江婉菊可获得15万元的一次性奖学金,但是吴女士认为,这笔资金还不够这些年对孩子的“教育支出”。吴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孩子就读于民校的三年,仅学费就超过10万元,还不包括其余的教育支出。“我们是普通的家庭,不惜费用将孩子送读民校,也是出于对她将来打算的需要。”吴 女士说。
校方:巨额奖学金均由该校校董“贡献”
让不少市民关注的是,这数百万元的巨额奖学金是从何而来的呢?顺德一中德胜学校校长胡华生表示,这笔资金主要是由该校的校董会成员筹集,用于奖励取得优异成绩的优秀学生。
胡华生告诉记者,该校校董会成员众多,大多数为顺企的“一把手”。胡华生表示,这些顺企负责人共同怀有“办好教育”的情怀,因此在校董会成立初期,就决 定出资筹建各项奖学举措,以保障学校更好地发展。“这些校董有的是顺德本地人,对本地学校有着情感联系,因此出资办学比较慷慨。”胡华生说。
根据该校的介绍,除了本次的奖教奖学金外,该校日常的教育发展计划资金、新生入学奖励等,都由该校校董自筹资金来补充“奖池”。
教育部门:
将加大奖学奖教力度
记者了解到,此次德胜学校面向高中颁发奖教奖学金,是由于这是该校成立以来,迎来首届高中毕业生原由,且今年该校“考况”较好,因此由校董会筹集了这笔奖教奖学金来奖励给优异师生们。
根据该校负责人介绍,除了由校董筹集的资金外,也有部分是教育局颁发的教育奖学资金。
记者了解到,在去年,顺德区有关领导就高考成绩约谈各校校长,顺德彼时还提高了对学校高考成绩奖教力度,将原来上重本线按每生400元奖励其学校,调整 至每生1000元,本科上线的奖励标准也由原来的每生300元提高到800元。此外,对于高考优异考生,也有专项资金用于奖励。
根据此前顺德召开的区统筹高中会议上获悉,未来教育部门还将加大对镇级高中的奖学奖教力度,区财政也“加入”其中。
专家:
奖学不如助学
“民间资助当地教育的热情值得鼓励,但在形式上不妨多考虑价值导向。”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就此事表示,专项资金的奖学要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教育意义。
熊丙奇说:“只有尖子才能获重奖,会使得社会和家长普遍认为名校和分数才是教育的唯一衡量价值;而名校标准又会使得当地学校办学空间越来越狭小,只往培养尖子方面靠拢。”
对于使用奖学形式留住流失生源,熊丙奇建议,与其奖学不如以助学形式合理规划基金使用,多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进行倾斜。“考生流失意味着本地教育资源并不优质,有资金不妨用在生源源头和基础学校教育,这样才有可能治标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