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语文课的重头戏

2019-10-23 18:43:34

  据报道,全国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修订版即将出炉,将大幅增加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一至六年级相关课文约占比30%。同时,通过课后练习、口语交际、习作(写话、写作)、综合性学习等内容的设计,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10月28日)

  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2014年教师节前夕,主席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时曾说,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为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3月26日,颁发的《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在语文教材中增加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对少年儿童人格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事实上,语文(汉语)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与源远流长,汉语文学的瑰丽神奇与博大精深,滋养了中华民族的情怀,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现实语文教学中,正是由于过分偏重工具性,强化语文的外壳——语言学习,而忽视了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将鲜活的语文学习演变为冷冰冰的语言训练,导致语文课人文性不足。在语文教材中增加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无疑是语文教学正本清源的有效之举。

  笔者曾听过一节语文课,很好地融合了传统文化知识——《走进屈原》。教师首先组织学生反复诵读屈原诗作,理解其深刻内涵;然后,围绕“屈原的精神和人格”这一主题,引导学生理解屈原忧国忧民而怀才不遇的处境,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该教师引进了“中韩端午节之争”的报道,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实危机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样的课堂教学,收到了“春风化雨、育人无声”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