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语文教学的心理路径和重要节点

2019-09-20 18:05:08

1 2 3 4 下一页

  作者:胡家曙

  语文教学是跟着教师的感觉走,还是根据学生的感觉走,这是一个问题。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1]这句话说来已经快百年了,实际上到现在并没有普遍实现。在语文效率追求越来越高,学生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的今天,我们必须把“根据学的法子”变成可操作的法子。

  一、由知识逻辑到学生心理逻辑是语文教学的的基本路径

  心理逻辑主要是针对知识逻辑的弊端而提出的,所谓心理逻辑,就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与教学内容。[2]

  语文教学讲究“用教材教”,其实质就是把教材的情境性内容转换为教学的知识性内容,再用知识为中介进行语言赏析和言语活动。这种转换需要适当的轨道来运行,但实际操作时常常出现操之过急的情况,与学生心理脱节,就像火车为了加速而出轨,结果欲速而不达。比如有的教师在高一一开始教学诗歌时,就要亟不可待地把意象、意境、情景交融、流派、风格等等统统装到学生头脑里,一开始学文言文就要一股脑地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等灌给学生,一段时间,学生被搞得头昏眼花,不仅对教师讲的知识没搞明白,还把原来对高中语文学习的憧憬和兴趣消弭殆尽。这种教学的误区,一方面是教师个人的问题,把自己的认知结果和认知过程直接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另一方面是系统性问题,某个教师不这样教可能就会吃亏,因为阶段性考试命题大多是模仿高考试卷的模板来的,实际上就是说,整个高中每一个阶段性教学目标已被高考的总目标绑架。说得严重一点,这种趋势正在向初中甚至小学蔓延。实用主义大师杜威经指出:“严格的逻辑形式实际上体现了专家、内行者所取得的结论。把内行专家的终点当成初学者的起点,是极不合理的,甚至是荒唐可笑的,它忽视了儿童在各个发展阶段,心理特征、已有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差异。”[3]

  有人误认为以知识为逻辑展开内容可以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这恰恰忽视了语文能力建构的本质特点。余文森教授提醒:“传授知识绝不意味着仅仅展现现成结论和现成论证在形式上的汇聚,而应重在揭示隐含在其中的精彩又独特的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入到知识的发现或再发现的过程中去,唯其如此,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并把教材上的智慧转化为自己的智慧,这样的知识教学也就具备了发展的功能。”[4]比如讲文言文倒装句时,学生常常分不清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这种情况,仅仅停在文言文的层面讲问题就会事倍功半,必须带着学生理清知识的发现过程:①回忆总结现代汉语句子的结构特点,在学生心里建构现代汉语的结构图式;②面对文言文句子,不是先想句式,而是先翻译成现代汉语,对照翻译前后哪些成分的位置发生了变化,③对照现代汉语句子的一般顺序得出结论。这个过程看似机械低效,实际却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当学生多次重复这样的过程,就会逐渐形成自动化的反应,这就是所谓的语感。再如教学记叙文写作,最能启发学生的不是教师讲的写作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写作的奥秘。根据学生的思维过程,可以把这种发现以“二二法”分为四个大的步骤,前“二”关乎写前,后“二”关乎写后:第一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看过的记叙性文章,说出对什么样的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步,引导学生讨论,自己看过的好文章为什么能打动自己。第三步,引导学生组团相互批阅作文。先判断某篇作文好不好、为什么;再让大家总结组内几篇作文好不好的区别主要在哪里。第四步,让写出好作文的学生详细说出自己写作的思维过程,和大家分享;让暂时没有写好作文的同学借鉴他人的经验再写一次,力求有所提高。这样的四个步骤,始终紧扣学生的心理感受,有利于学生建构并优化自己的写作心理图式,并结合心理图式来跨越写作能力的最近发展区。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