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洒满唐词宋诗--例谈月亮与其他意象的组合运用

2019-10-28 14:41:48

  作者:刘树云

  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月亮是最常见的意象,也是诗人和词人笔下钟爱的意象。有了它,诗词作品顿时生辉。我想,假若从唐诗宋词中除去月亮这个意象,那么辉煌的唐诗宋词不再那么耀眼夺目,魅力也会大打折扣。天才的诗人们仿佛发现了这一奥秘,纷纷在诗词中使用这一意象,因此,月亮就成了他们笔下不可或缺的意象。因为月亮,李白的诗歌才是那么浪漫;因为月亮,杜甫的诗歌才是那么沉郁;因为月亮,王维的诗歌才是那么纯净;因为月亮,苏轼的词作才是那么迷人;因为月亮,李清照才是那么忧伤……就是说,月亮这个意象,照到哪里哪里亮,照到哪里都有诗意的月光。诗人们将月亮这一意象运用到极致,与其他意象组合,创造出缤纷多彩的诗词境界,美不胜收。

  月亮与各种的意象结合,如果是单个的结合,就有二十多种情况:山月、江月、江月、海月、桥月、堤月、长城月、大漠月、雪月、雾月、云月、梅月、柳月、竹月、松月、荷月、帘月、帆月、峡月。可是诗人们不单用月亮与一个意象组合,往往是与多个意象组合,营造出各种美丽的意境。

  梦江南(二首)(晚唐·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东山、月亮、流水、落花、碧云,这些意象烘托出女主人公思念远人的幽怨与惆怅,怨山月不懂自己心事,怨流水无情,怨落花飘零,只能望着远处的碧云出神。此时的月亮代表的是思念,是女性化的月亮。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清风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是唐代诗歌的高手,他发现了月亮与其他意象组合的奥秘,所以把春江花月写得美不胜收,空前绝后。他将月亮与多种意象结合,这些意象互相晕染,营造出空阔辽远、如梦如幻、洁净高雅的意境。诗中的意象有:大江、大海、开满鲜花的草甸、树林、飞霜、白沙、白云、青枫浦、扁舟、明月楼、妆镜台、窗帘、捣衣砧、鸿雁、鱼龙、潭梦、落花、海雾、潇湘。作者思接千载、心游万仞,让月亮承载壮阔,承载了高洁,承载了千古的离情。李白与月对话,把月亮当做是自己的知己,倾诉心中的块垒。可是李白诗中却没有这样多的意象。在这一点上,张若虚是高明的,独树一帜的。此时的月亮是属于张若虚的。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作者此处把明月、短松、孤坟等意象组合,用白描手法,烘托出孤寂凄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亡妻深深的思念,创造出别样的意境。此时的明月是凄凉的悲伤的,是一个男人心中的痛。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将空山、秋雨、青松、清泉、明月、巨石、竹林、荷花、浣女、渔舟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出清新淡雅、超凡脱俗的意境,表现出田园诗人的本色。此时的明月则是可爱的。在他的另一首诗《竹里馆》明月又具有了隐逸的气质。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此时的幽篁、明月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将月亮、长城、琵琶、关山等意象组合,描绘出一幅戍守边塞将士思乡的图画,此时的月亮是属于边塞的,充满了边塞的风情,透着凄苦。

  霜月(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诗中所写、秋空明净月华如水,月亮、青女素娥、飞霜等意象营造出的清幽空灵、冷艳绝俗意境,表现了李商隐的唯美倾向。

  山园小梅(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名句,他将梅花写得超凡脱俗、俏丽可人,成功地描绘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风姿,作者写梅是月下之梅,更增添了梅的韵致,此时的月亮仿佛被梅花所感染,有色又香,营造出别样的境界。

  寓意(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梨花院落”、“柳絮池塘”,描写了一个华丽精致的庭院。“溶溶月”、“淡淡风”,是诗人着意渲染的自然景象。这两句互文见义:院子里、池塘边,梨花和柳絮都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之中。阵阵微风吹来,梨花摇曳,柳条轻拂,飞絮萦回,营造的是一个意境清幽、情致缠绵的境界。溶溶月与雪白的梨花互相映衬,只有晏殊才有如此的情思。此时的月亮又染上了梨花的清香,

  在现代文学中,一些写景散文也吸收了诗歌意象组合的方法,营造出别样的意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之所以成为名篇,是与作者成功地运用意象组合方法分不开的。文中荷花、微风、杨柳、湖水、薄雾、月光营造出淡雅朦胧、高洁馨香、宁静优美的意境,让人陶醉。虽然王维的《山居秋暝》也有荷花、月光,但王维用的是白描手法,而朱自清用的是工笔,让读者充分领略了荷塘月色的美,过足了审美的瘾。朱自清深谙古典诗歌的意境,他将意象组合之法移植到散文当中,我们不能不佩服朱先生的高明。可以说,他有意将月光与荷花两个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意象组合在一起作工笔描写为古今第一人,想必朱先生也在为自己的作品得意。《荷塘月色》是一首散文化的古诗,在别人将古诗的意象用尽用烂的时候,他却发现的这个秘密。之所以《荷塘月色》脍炙人口,原因就在这里。

  月光不仅洒满了唐诗宋词,也照亮了现代散文,月光将永恒地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品读月亮,品读唐诗宋词,我们感觉的是爱不释手与满口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