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国古语中就有“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的说法,而中医用药更讲究精准,一些含有有毒成分的中药入药更是马虎不得。譬如细辛,就有“细辛不过钱”的古训。“一钱”大约指“3g”,但是当下,我们常常发现自己所服用的细辛熬制的汤药中其用量明显多于3g,那么到底是应该铭记故人的训示还是相信医生的药方呢?没有人愿意自己因为用药过量而引发事故,同样如果用药过少有时又会达不到疗效,那么细辛的用量到底多少是合理的呢?今天将为大家解密——细辛的用量,看看其中到底有那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细辛,常用来镇痛解热,然而因为其中含有的毒性成分——黄樟醚会对肾脏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其用量引起了许多医药学家以及临床医生的关注,而且也有许多不同的答案和结论,而其中最少的一钱,也有医生开的用量甚至会到100g,这其中的区别和差异又在哪里呢?原来细辛的用量也和我们治疗的病症、用药的形式有关。而最为重要的是入药的形式,散剂和煎熬就有很大的区别。
据考证和后人的研究表明,“细辛不过钱”的说法应该是针对散剂而言,古代细辛入药是多碾碎后制成粉末使用,因为散剂表面积较大,具有以分散,奏效快的特点,而细辛作为散剂时除了用量不宜过大外,也不能嗅闻,避免中毒。可以说细辛麻痹呼吸中枢的作用就是细辛不过钱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是我们严格控制其用量,一再研究分析医药中具体情况的原因。
而当中药上将细辛用于汤药时,其用量就会大幅度增加。原来细辛全草经不同时间煎煮后,其煎液中挥发油的含量会随着煎煮时间增加而降低。细辛在煎煮三十分钟后,其含有的毒性成分黄樟醚的含量会大大下降,不足以引起中毒。故细辛在入汤剂时往往加大用量,因为此时如果用量太少会导致达不到预期的药用效果。结合以上几点,有专家研究得出承认每日服含30g细辛的中药汤剂,在理论上是安全的。而临床上有一些病人服用含量超过100g的细辛,也没有产生毒副反应。这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细辛在汤药中的用量有很大的空间。当然我们还是建议大家对于一些轻微病症,如果医用药方上的用药量较少,也不用担心疗效,谨遵医嘱即可。
细辛的用量上限一般是针对重症须下猛药的表现,所以在普通病症是还是应该减少用量,大家也不能因为延长煎煮时间能够减少毒素而长时间煎煮中药,因为细辛久煎后对镇痛、镇咳影响不大。所以我们不能为了规避风险就盲目的做出错误判断,在谨遵医嘱的情况下只需要用药在一个合理的范围类即可。既要做到心中有数,又要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