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百多年前的清朝,许多在位的皇帝都发行过铜币来作为流通货币,种类繁多、样式也不尽相同。到了现在,清朝的铜币拥有了众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也具有了很大的收藏价值。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收藏家更是对清朝铜币爱不释手,从而想尽办法收集清铜币。下面,小编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大清铜币供大家了解。
清朝的铜圆币开始制造大约在1900年也就是光绪26年,在此期间差不多有十七省20局开机制造铜圆,每个省制造的都在其正面镌刻上省的简称。因为没规定样式所以每个省铜圆的样式、版型、厚薄都各不相同。所以如果现在能有人将每个版本的铜圆收集齐了也算是了不起了。
清朝铜币一般为光边,但也有个别省铸有齿边,还有极个别省铸造的铜币大于又厚于一般的铜币。在当时的清政府要求铜币的材料为红铜,而事实上大多数省也是这么做的。但还是有几个省用的是黄铜作为原材料,其实也仅此那么几个省,所以现在很难寻觅了所以对于黄铜铜币算是可遇而不可求啊!
对于铜币上的纹饰图样,当时的清政府并没有什么严格的要求,大多数省份都采用龙式图样,但是龙的姿态千奇百怪,种类繁多,有大盘龙、小盘龙、珠圈水龙等等。在上世纪初,大概是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为整顿国法下令改铸大清铜币,并且是由统一制造。其背部的龙形图案也差不多统一了大小与形状,当然也有少数区别。比如有“驼背龙”“扫帚龙”“乙字龙”等。
根据中国钱币历史的记载,宣统年间将钱的计量单位由两改成元。并以元为主要单位,角、分、厘为辅助单位,比如:五分、一角两分、一分五厘等计量单位。其中还分为中间有孔无孔两大类,后来,孙中山掀起了辛亥革命,直至清政府灭亡,世上所存在的清铜币就很少了。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安徽省凤阳县一村民从地里挖起了一罐差不多有十斤的清铜币,从上面的图案纹饰可以看出是宣统三年铸造的,且铜币的材料为白铜,由于当时的政局不稳、材料短缺,白铜钱币都为钱样并没有流行,这些铜币造型新颖,图案精致,是现在不可多得的大清铜币藏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