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文指导:记叙要选好角度

2019-11-17 10:01:45

  作者:佚名

  【教材分析】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是第一、二模块关于记叙类文章系列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是一个比较侧重于“怎么写”的问题,但因为结合了“园丁赞歌”这一话题,在教学中处理得当的话,是能够引领学生从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角度实实在在地提高相关的写作能力的。

  1.“视角”与“角度”的概念。一般而言,视角指作者记叙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可以说,是指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位置上来进行记叙的。而“角度”指的是作者选择和处理写作素材的着眼点,就记叙文而言其目的是更好的表人物的特点或突显事件的启发意义。采用第几人称属于写作“视角”的范畴(有无第二人称叙事视角学术界尚有争议)。即便把“角度”宽而泛之,人称的选择也只是“角度”的子集而不是全部。

  2.尽管教材也明确“在记叙人物、时间时,由于对象不同,表达的重点不同,所选取的角度也不同”,但所有示例及练习均是写人的,给学生的错觉是只有写人的文章才有“角度的选择”问题。记叙类文章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纪实类的、虚构类的,前者如记叙类散文,后者如小说。不管哪一类,写作的时候都要考虑如何“选择记叙的角度”。

  3.教师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两个问题:一课程资源的开发;二针对学生实际科学设计教学方案。

  【学生分析】

  《教师用书》说:“提到写老师,有人会觉得不够新鲜,缺少难度”,“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过记叙的人称”。其实“这个题目可易可难、可浅可深,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人们会对老师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不同时代的老师会有不同时代的特点,可以说是常写常新。”“这次作文让学生认识记叙可有不同的角度,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表达效果,以便在作文中灵活运用。”如何实现此目的,针对学生心理,创设合理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是必由之路。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1.了解和把握记叙文叙事角度的概念和作用。

  2.理解和掌握不同记叙角度的利弊,根据实际恰当选用。

  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了解记叙角度概念和相关知识。

  2.运用例文,相互讨论合作,掌握不同记叙角度的利弊及恰当运用。

  情感和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尊师重教意识,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结合具体时代,分析不同时代教师所应具备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1.结合作品讲清不同记叙角度的利弊,能根据需要恰当使用。

  2.赞颂老师,学会用不同的叙事角度写心中的老师。

  【教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生活是一个多彩的花园,每一瞬间都有可能在你的心灵上折射出新的感受、新的思考、新的领悟。当这些美妙瞬间闪烁的心灵之花触动了你沉睡的情感,使你怦然心动时,你想诉诸于笔端吗?只要我们心怀感激,抓住心灵的感悟,学会选取最佳的记叙角度,我们就一定会一鸣惊人。

  下面有一段写老师的文字,有什么成功的地方?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画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

  ——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明确:上文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人称的变化,这在写作学上称为“视角”,通过人称的变化,把众多闪光的镜头组接在一起,而省去过渡的麻烦。二是切入点的选择,从不同的角度写活了一个性鲜明的教师。(其实,这里还有对老师感情,体现在“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二、写法借鉴

  1.明确记叙的角度(阅读教材)

  什么样的记叙文算是上乘之作?

  明确:一是条理清楚,二是人物个性鲜明,三是感情真挚动人。

  如何做到条理清楚,人物个性鲜明,感情真挚动人呢?其关键是什么?

  明确:关键之一在于选取好记叙的角度。

  记叙的角度有三种(读教材)

  一是第一人称的记叙,二是第二人称的记叙,三是第三人称的记叙。

  记叙的人称,就是作者记叙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可以说,是指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位置上来进行记叙的。

  下面出示三篇例文片段:

  例文:A

  我常常把童年在大自然中的陶醉,比拟成一朵长醉不醒的睡莲。细长细长的枝蔓,支撑起我的骨架;圆圆的绿色叶子,编织成我一个个梦的摇篮。我在一条东流的春水中,起伏颤动,每一朵童腮般的粉艳的花蕾里,都藏着我幼小的精灵。我睡卧花丛,任风儿摇摆,任春水颠簸;不管它流向哪里,都流不走我的精灵,我的梦境……待睡莲的花蕾睁开睡眼,则童年的岁月,已被流水驮走,东去的春水,便再也不回头了。

  ——丛维熙《裸雪》

  例文:B

  每当穿行于闹市之中,他常常不会留意到姑娘们爱慕的目光。越过一片熙熙攘攘的人群,他看见的仍然是那片绿色的草地,奔腾的马群和那张亲切可爱的粉红色笑脸;耳边也总是传来那支慑人魂魄的歌声……他有时候就旁若无人地满面泪水在街头行走,而不管有多少惊诧的目光在瞧他……

  最近一些日子,随着气候渐渐转暖,他的情绪却不知为什么越来越糟糕。奇妙得很!季节往往能影响人的心境。当他看见河岸上一缕缕如烟似雾的柳丝和山湾里那霞光般灿烂的桃花时,一种无限忧伤的感情就涌上了他的心头。他想叹息,想唱歌,想流泪,尤其想和什么人谈一谈他曾有过的幸福和不幸,以及那早已流逝但永远不能忘却的往事……

  ——路遥《平凡的世界》

  例文:C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有的人在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明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丰盛细致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你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因此,你没有能够了解到: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事迹的时候,你的感觉又是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吗?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片段)》

  小组合作讨论:上面例文运用了那种叙述的角度?这样的记叙有什么妙处和不足呢?

  交流A文

  上面例文运用了那种叙述的角度?

  明确:第一人称。就是以当事人的口吻来记叙的。作者在文章里以“我”(或“我们”)的身份直接出现,所记叙的都是“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这样的记叙有什么妙处和不足呢?

  明确:第一人称的记叙,便于作者直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起来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自然。

  但美中不足的是,这种记叙只限于“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不是“我”所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就无法直接记叙,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记叙人物的深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交流B文

  从上面例文可以看出运用怎样的记叙角度?

  明确:第三人称

  这样的记叙有什么妙处和不足呢?

  明确:这样的记叙述,不受叙述范围的限制,能较自由广阔地反映生活,它的局限是缺乏第一人称的亲切感。

  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记叙的,通常叫第三人称的记叙。这种记叙,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用“第三者”的口吻,将“他”或“她”的经历和事情的变化过程告诉读者。

  交流C文

  从上面例文可以看出运用怎样的记叙角度?

  明确:“你”或“你们”

  这样的记叙有什么妙处和不足呢?

  明确:从作者记叙时的立足点、观察点着眼,从叙述者、读者和被叙述对象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在行文中用“你”、“你们”、“朋友”等来称谓来呼唤读者,直接与读者发生感情上的交流。

  值得注意:第二人称“你”或“你们”不能做叙述者,也就是说,作者不能站在“你”和“你们”的立足点,来叙述“你”和“你们”的事迹,实际上文章中的“你”或“你们”,只能代表读者或被叙述的对象。有些文章,有时采用第一人称记叙作者的见闻和感受,这里第二人称的出现,并未改变作者记叙的立足点,文章依旧属于第一人称的记叙,全篇以“我”作为记叙的立足点,为了记叙的亲切,往往用“你”或“您”来称呼被叙述对象。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客观地叙述主人公的事迹,只是为了增强文章的感情色彩,用“你”来叙述被叙述对象“他”,但这也并未改变叙述者局外人的立足点,也应划归第三个人称的记叙。

  2.课堂练习(一)

  写一段描写老师的文章,赞颂老师的精神品质。

  要求运用不同的叙述角度。(分小组完成,第一、第三、第二人称的叙述角度)

  3.写作感悟

  A小组交流写作成果。

  B写作收获交流(方法小结)

  通过这次写作实践,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写作经验:

  要选取好记叙的角度。写赞颂老师的文章,最主要的就是写出老师的个性特征和思想品质,抒发对老师的赞美与热爱之情,做到以以情动人。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选取好记叙的角度。

  精心选择典型事例,做到点面结合。一般来说,大多数老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仅做好份内事们而且做好份外事,其事迹感人,因此我们必须精心选取典型事例,否则会偏离中心。如果只对老师做简单介绍,老师的形象就显得单薄。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通过“面”的介绍,可以使读者了解老师的概貌和事情的基本情况,通过“点”的具体、细致的描述可以从各个侧面来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这样,可以使文章收到“窥一斑可见全豹”的效果。

  在记叙描写的过程中穿插议论、抒情。

  课堂练习(二)(运用上面讨论、写作获的的经验,迁移练习)

  以“肩膀”为题,运用第三人称写出你理想的老师。(片段)

  三、小结

  视角的选择更多的体现了写作技巧方面的要求,但绝不能忽略内容表达与情感抒发方面的制约;而切入点的确定则更多地体现了观察、思考方面的深度与敏锐度,其中也有技巧方面的影子。写文章只有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才能写出美文,才能出精品,

  四、课后练习

  有一篇文题为《教我采花酿蜜的人》开头这样写道:

  夏夜,月光静静地泻在校园里那棵高大的银杏树上。同学们欢聚在老师的身旁,争着给老师留下珍贵的礼物:有相片,有画册……可我该呈上什么呢?

  我手捧《采花酿蜜集》慢慢地走向李老师。在即将离开母校之际,我思绪的溪水向远方淙淙流去……

  请自选记叙的角度续写文章,要求不少于800字。

  五、板书设计

  视角:人称角度要选取好记叙的角度。

  形式内容的统一精心选择典型事例,做到点面结合。

  (广义)切入点:着眼点记叙描写的过程中穿插议论、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