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前,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给人的印象是理论深度高,基本上是一些概念与在此基础上的原理的堆砌。由于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所以,学生对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对该学科不想学、不愿学,更不会学。新课改后,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在文本层面上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突出的特征是,在内容的选取上更贴近了学生的思想发展的实际,在技能层面上,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思想品德“活动”栏目的增设,结合笔者多年的教科版初三年级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组织学生借助活动的多样性,彰显活动课的开设目的和意义。
一、初三思想品德活动课的开设目的和意义
初三思想品德课在新课改后的亮点之一,就是开设了活动课。活动课开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彰显出思想品德课的开放性,借助具体而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深化理解并实现迁移,内化为一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活动”栏目,在初三思想品德课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也正是由于该栏目的开设,中考考题中的活动探究题作为一个新的题型频频出现在历年的考试当中,考查的方式上,主要是侧重于实践活动与行为两大类型,如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等。
认真上好初三思想品德活动课,可以为学生将课堂教学空间拓展到社会中去。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提高初中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被激发出来,为高中思想课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二、初三思想品德活动课的宗旨
初三思想品德活动课最显著的特点,是增加了大量的学生活动环节,着重培养中学生的实践能力,把思想品德课与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新课改所强调的——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为主转轨为以活动教学为主的宗旨。
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是初三思想品德课一道亮丽的风景。课程标准反复强调,初中思想品德课堂需要关注学生的课堂活动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在每一节课的课程活动中,要求保证1/5的总课时用来开展学生的课堂活动和相关的主题实践活动。从教材的设置上看,我们会发现在每一单元之后,都设计了几个与本单元知识相关联的活动,这样的内容笔者进行了统计, 如体验、讨论、阅读、角色扮演等活动,共16项。
可见,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部分。那么,如何上好活动课,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中,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初三学生的素质,这对于初三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来说,是一个难点。
三、让活动课的魅力绽放
1.注重引领,在准备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活动课的魅力
新课标下的初三思想品德课堂,很明显在强调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这些活动内容。在活动中学习,在理论学习中穿插各式各样的活动促进初三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活动课中,带领学生体会活动课教学的魅力。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将课堂教学过程中理解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迁移和内化,并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但是对于这些认识,需要教师在课前对学生做好引领。活动设计有组织者和实施者两大主体。其中的组织者就是活动课的策划导演,需要设计活动的主题、讲清活动的范围,事先收集尽量完整的与本活动有关的资料,引领学生发现活动课的魅力。每一节活动课,笔者都要对所收集的文字材料和影像资料进行整理,制作成声像并茂的课件,通过多媒体呈现给学生。对于学生这一活动主体,笔者引领学生在课前首先对本节课的活动主题,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这一主题,将要组织什么样的活动要清晰;为了达到这一主题,需要自己主动地在课下准备什么资料和素材也要了解。
如,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四单元中《又到两会时——我们的议案》这一活动课,笔者和学生是这样进行课前准备的。笔者从网上下载了几个省市的2012年提交的议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发现社会生活中有价值的问题。课前对学生进行自由结组,小组成员之间先进行讨论,讨论的问题是:在我们的学校或社区所在地,存在哪些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列举一二。然后小组成员之间自由分工,针对本组确定的问题,深入实地进行走访、调查,收集信息和数据等。得出数据资料后,借助互联网,了解市民对此类问题的关注程度,对于本组提出的问题,有没有相应的解决措施。组员根据本组的调查实际,相互交流,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由专职的组员执笔,将本组议案形成文字材料,以备课堂上全班交流使用。
通过课前师生之间的充分准备,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很清晰地明确本次活动课的主题,在活动中,自己亲身体会到活动课的魅力所在。
2.课上交流,相互学习,让活动课的魅力得以绽放
通过笔者对学生选题的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根据教材的提示,充分调动学生完成调查活动事宜。有效的分组,让每个组员都能在调查活动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都能够在活动中收获到成果。
在课上进行交流时,笔者主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堂活动环境,在活动课堂与活动效果之间架起“中介”桥梁。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能力与水平,要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创造一种宽松的课堂场景。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相互学习,通过课堂上组与组之间,全班同学之间的大范围的活动和交流,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关心范围与关切程度。在课堂小结中盘点收获,培养学生社会生活的主人翁意识和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感。通过全班师生的大范围的交流与双向的互动,来提高学生对于活动课魅力的实质把握,在自主合作、理解探究中,使活动课的魅力得以绽放,同时促使全班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共同进步与提高。
3.深入活动课见实效,令其魅力回味无穷
课堂上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足够外显,在互动交流中收获了情感体验,在整个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在思维上处于一种最佳的活动状态。笔者并未就此将活动课结束,而是师生共同筛选几个小组中成文的优秀议案,通过学校的沟通,以正当的方式,将我们的议案提交给有关部门。其中笔者仅提供格式和注意事项,让学生自己书写,形成议案后郑重签字。这种完全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方法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将活动课推向高潮,活动效果显著提高,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