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小学数学题测试出了什么?

2019-12-07 21:03:02

作者:孙曙峦
  
  题:教室里有25张桌子,20条凳子,请问老师几岁?选项:A.不能计算,没有答案;B.25+20=45岁;C.25-20=5岁。这是温州乐清小学统考卷的一道一年级数学题。日前,经一位监考老师在微博上转发后,顿时引来各方热议,褒贬不一。(据7月1日《西安晚报》)
  
  该道数学题中所列出的已知条件,与所问的问题毫无关系,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但遗憾的是,许多孩子选择了B。这就让人感到奇怪,明明桌子、凳子的数量与老师的年龄没有任何关系,为什么还有大量的孩子硬要据此得出一个数字呢?原因在于,由于老师给出的每一道题总是有解的,天长日久,孩子们的思维就形成了定势,即使题目再不可思议,在僵化的思维方式主导下,他们也要硬凑出一个答案来。
  
  事实上,孩子们的表现,正好击中了我国教育的软肋——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不注重独立精神的培养。我们知道,独立精神的基础就是独立思考;换言之,没有独立的思考,就没有独立的精神。但可惜的是,我国的教育体系一向只注重培养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要求孩子们充分掌握老师传授的内容,而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标准答案的寻找。如此一来,孩子们只会复制老师的思路,复制老师的见解,时间长了,慢慢就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最可怕的一点就是任何问题都有一个“标准答案”,只要与标准答案不符,就是错误的。在此境况下,孩子们即使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见解,也无法坚持下去。
  
  扼杀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其后果无疑非常可怕——他们长大成人之后,将不会有独立的思想与见识,也就不会拥有独立的精神与人格,自然难以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而没有独立精神的人,肯定也不会有创新能力,一旦年轻人失去创新能力后,整个国家的创新也就无从谈起。
  
  好在面对教育困境,终于有人觉醒了,一些教育工作者,试图在教育中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当然,仅靠一些试题来培养孩子们的思考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要彻底改变当前的教育模式,变灌输为启发,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老师更要大力鼓励并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批判精神,让他们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创新性人才和合格的公民。(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