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2019-11-23 06:12:51

  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研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并有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的学习方式。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呢?下面,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着重谈谈在课题的提出、课题的选择、课题实施和教师指导四个环节的实践与思考。

  一、课题的提出

  由于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我们往往是首先寻找课题,简单的说,就是提出问题。我认为,它大致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教材内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性学科,在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材中,物理的定义是:研究的是关于力的、声的、热的、光的、电的现象,找出它们发生的原因,并研究怎样利用它们来为人类服务。在课本上,很多实验或问题的探究本身就是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下面列举一些初二物理课本上出现的研究性课题:

  以上列出了初二物理课本将近二十个实验,都是课本提出来可供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

  2、、物理学与社会生活的交汇点

  学生学习了噪声之后,知道了人类的四大公害:水污染、噪声、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只有人人遵守社会公德,共同保护环境,我们的家园才会蓝天碧水。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①研究家乡河流的污染情况;②学校有哪些噪声;③我们平常有哪些对环境污染的不良习惯;④农村对垃圾的处理的方式科学吗等课题。

  3、物理学与其它学科的交汇点

  由于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与其他学科的交汇点有许多可供研究的课题。这也与当前的跨学科综合不谋而合。例如,我们可以让初中学生适当的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势,由老师布置题目,如:21世纪的交通、航天技术的发展、空间技术和我们的生活等为题。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资料,自己研究,从而写出这些方面的小论文和自己对未来的设想。

  4、物理学与生活的交汇点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研究性学习应成为联系物理学和日常生活的纽带。如吹肥皂泡,细心的人便会观察:肥皂为什么是球形的,吹出后为什么总是先升后降,为什么有时无色,其至是暗淡的?所以在学习了"光的反射与折射"后可让学生以肥皂泡为题,让学生感到物理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又如,学习了物质间的三态变化后,学生就能解释露珠、霜、大雾、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到底是不是水蒸气,等形成的原因。

  二、课题的选择

  我认为,初中学生选择研究性课题应遵守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区别于常规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学生拥有自主选择课题,确定行动方案,自主动手操作,选择合作伙伴的权利,便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应允许对同一活动主题出现几个层次不同的课题,确定的研究课题应能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个别差异。

  2、发展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要使学习者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得协调发展和共同提高,所以可采用多种研究形式使其了解科学方法,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多种能力,因此确定的研究课题,应含更多的教育因素,能更好地使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

  3、实践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一般应能很好的体现物理与技术、社会关系、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关注社会问题,获得关于社会及科技进步的直接经验,使学生在动手、动脑,体验的同时真切的体会到物理知识对人类的作用,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真切地体会到知识的力量。

  4、可行性原则

  选择研究课题时,应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兴趣特长,学校及社区现有的教学资源,教师及指导专家的指导水平,使研究性学习真正能落到实处。

  三、课题实施

  课题研究中问题的解决是通过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和实行研究计划、收集事实证据、分析与论证及评估等过程而最终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运用许多思维方法,如比较、分类、归纳、演绎、逻辑推理等。有时候研究过程还需要根据评估结果,修改猜想和假设,重新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收集证据等。

  例: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来探讨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

  提出问题: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压力有关?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的粗糙有关?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系呢?

  学生相互议论提出如下几种意见: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而且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而且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小。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无关。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且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且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小。6、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无关。7、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8、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并且接触面积越大,摩擦力就越大。⑼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并且接触面积越大,摩擦力就越小。

  制定方案:

  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基本达成一致的实验方案:1、实验方法;运用控制变量法:①使压力保持不变,研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②使接触面粗糙程度保持不变,研究滑动摩擦力和压力的关系;③使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保持不变,研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2、实验方案①实验器材:弹簧秤、长方体木块、木板、重物、毛巾②实验步骤:A、a.将木板平放在水平面上,将木块放在木板上;b.将弹簧秤拴在木块上拖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记录弹簧秤的示数;c.在a中木块上放上重物;d.重复b步骤;e.分析实验数据,寻找隐含关系。B、a.将木板平放在水平面上,将木块放在木板上;b.将弹簧秤拴在木块上拖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记录弹簧秤的示数;c.在a.中木块上放上毛巾;d.重复b步骤;e.分析实验数据,寻找隐含关系。C、a.将木板平放在水平面上,将木块的最大面与木板接触;b.将弹簧秤拴在木块上拖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记录弹簧秤的示数;c. 将木块的较大面与木板接触,再做同样的实验。d.将木块的最小面与木板接触,再做同样的实验;e.分析实验数据,寻找隐含关系。

  进行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

  信息分析与处理:

  根据实验数据,各个实验小组分析讨论,得出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分析与论证各小组对这次课题研究的过程并进行反思:实验设计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如木块不同侧面的光滑程度不同而造成实验数据的不可比性。操作过程中有无失误、误差,如:木块是否真正做到匀速运动?测量结果是否可信。如果已经考虑到上述情况,则实验结果是可信的。

  交流与合作:

  最后各个小组把实验过程和结果写成实验报告,进行讨论和交流。

  四、教师指导

  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作用,当学生遇到与他们能力差距大的问题时,教师要及时提供指导。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主张学生去研究那些稍微高于他们课堂知识的课题,这样,既发展了智力,又增长了能力。以此来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时,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探索中增长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也要加强指导,在一定的范围内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来源: 高垚骏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