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作文真题预测与写作指导之"安放青春"

2019-11-04 20:49:15

1 2 下一页

  作者:佚名

  导语:本文以一则材料作文为例,介绍了审题技巧。并列出若干范文以及点评。旨在帮助高考生提高作文写作能力,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最近有部影片热映,那是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片子的题材很古老,手法也不新,但是却吸引了千万观众。这些观众要么就正在青春里,要么便在青春外。这一里一外的青春,刚好是影片的前半部门和后半部分。于是共鸣感随之而来,带来或多或少的戚戚然。

  其实,终将逝去的是时间意义上的青春。每一个年华老去的人,身上都有自己青春的影子。青春一直都在,只是曾在不知不觉间,你将她安放在了一个地方,陪着你,一起经历这个世界。

  正如莫言把青春安在了他的故事里,钱钟书把青春放到了学术中,穆斯林们把青春安放在了朝圣的路上……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个选择,青春不能无处安放。那么正值年少的你,要把青春放在哪里,又如何安放呢?

  请以“安放青春”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800字;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写作指导]

  关键要明确你把青春安放在哪里,怎么安放,也就是把青春投注到什么之上的问题。比如,我把青春安放在书香里,安放在诗意里,安放在奋斗的路途中,安放到积极的生活状态中,安放在大山深处的教室里,安放在旅途中,安放在寂寞的书斋里,安放在舞台聚光灯下,等等。

  不能泛泛谈论青春的特点和感受,也不能把青春安置得颓废不堪,比如及时行乐之类。

  [优秀作文]

  安放青春

  高2015级2班张容

  捧一卷诗词,呷一口清茗,于夕阳西下,静默中,看南归雁字,赏纷飞柳絮,品味诗词独有的豪迈与婉约,参悟诗人特有的情操与气节。

  在十七岁的花季,我把青春安放在诗情才思的国度,徜徉于诗家词人的气质与芳华。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被贬,仍修苏堤,垦荒山,在雨中徐徐前行。他把青春安放在了民生苦乐之上。

  经乌台诗案,苏轼被一贬再贬。如此的宦海沉浮足以令人就此沉沦,让青春销蚀于了无生趣的生活。可是,他是苏轼啊!即使横遭贬谪,不得不叹息“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但他依然拥有“惊淘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澎湃激情,依然寄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祈望,依然葆有“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心性。

  苏子的青春,在烟雨中,在明月里,在恬然与达观中。渐受点染,我青春的才思飘飞,直到千年前的月夜,与之共醉那轮圆月。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披挂上马驰骋疆场,伏案捉笔书写豪情,眼里燃烧的是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爱恋。他把青春安放在了“视死忽如归”的爱国事业中。

  他是那个不识愁滋味的少年,他以为,只要把满腔的壮志豪情倾注于家国故园,就能重整朝纲,就能驱除鞑虏。然而一腔意气风发,毕竟化作了郁孤台下清江水,他在“落日楼头,断鸿声里”品尽了激愤和悲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是他无情的痛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是他苍凉的述说。何须计较生前身后名,他执意要做那灯火阑珊处的伊人,千百次地“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