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明珠,旅游新秀

2019-09-23 19:06:39

蚌埠市地处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现城市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57万。下辖怀远、固镇、五河三县,全市现有人口300万,土地面积59.2平方公里。

“两岸垂柳淡如烟”。淮河紧傍市北流过,把蚌埠分成大小不等的两个部分:市区的五分之四在淮河南岸,淮河以北仅占五分之一。《尚书-禹贡》记载:“泗滨浮罄,淮夷嫔珠。”它告诉我们远在四千多年前,泗水(指今灵壁)附近产一种可以雕琢石罄的青石,淮河中下游的夷族取蚌采珠(“嫔”系“蚌”的别名,此蚌出珠)。故蚌埠又称“珍珠城”,盖源于此。

蚌埠在历史上原是淮河岸边的一个渡口渔村。津浦铁路和淮河铁桥建成后,蚌埠发展成为皖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商业军事重镇。新中国成立以来,蚌埠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被誉为“淮上明珠”。

美丽的淮河犹如玉带,穿绕蚌埠浩浩荡荡向东流去。境内各自独立的20余座小山,郁郁葱葱,叠翠堆花。大小支流纵横交错,湖沼密布。水面碧波粼粼,白帆点点,相映成辉。四周更有不少名胜古迹错落其间。水光山色、城容乡貌、庙宇古迹、风土人情,构成一个优美的旅游环境。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蚌埠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涂山文化。涂山文化包括涂山地区民间故事的研究、花鼓灯艺术、大禹铸鼎、夏代的冶炼技术等内容。

距蚌埠市区西面20余里的涂山一带,相传是原始社会后期涂山氏聚居之地,称为涂山氏国,曾是大禹家室所在地。至今这里仍然流传着有关大禹治水的许多故事。

相传四千年前,洪水横流,陆地一片汪洋。为了治理水患,大禹接受舜委予他治水的重任,告别妻子,踏上征途。在治水过程中,他创造出较前人先进的治水办法,疏通了河道,使水患解除。大禹却因常年奔波,栉风沐雨,落得手不能握,膝不能屈,足不能行。但人们世世代代都铭记着大禹王的恩情,为了表达感激和思念之情,在涂山上盖了禹王庙。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是大禹与涂山氏女结婚的喜庆日子。此日人们要举行庙会,敲锣打鼓,载歌载舞,以示祝贺。据说“花鼓灯”就是从此产生的。

花鼓灯艺术是汉民族舞蹈最具代表性的舞种之一,被誉为“东方的芭蕾”。花鼓灯灯歌创作的特点是“有感而发,即兴而歌”。花鼓灯锣鼓是花鼓灯器乐的主体,也是我国打击乐中的精华之一。

目前与涂山氏有联系的旅游景点有:禹王宫、启母石、朝日崖、桑石、圣泉和灵泉、禹林、禹王庙遗址、荆山峡,另外有白乳泉卞和洞、双烈祠、涂山附近以廉洁著称的楚国贤相孙叔敖墓等。

启母石位于禹王宫南侧山崖下。传说禹王外出治水,涂山氏女时时惦记着夫君的寒暖,常常立于涂山山顶,眺望大禹的行踪,天长日久,化成了石头。人们又把这块似人的石头,称作“望夫石”。

圣泉和灵泉分布在禹王宫西侧,清澈澄碧,四季不竭。相传大禹治水时,同水怪作战,烈日下人们焦渴异常。为帮助治水队伍战水怪,有珍珠姊妹俩—一圣珠和灵珠,化作山间两处清泉,供人们饮用。从此被称作圣泉和灵泉。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拜谒涂山时,作《涂山铭》,热情地歌颂涂山和大禹。他在《涂山铭》序文中说:涂山是大禹“功之所内定,德之所内涵,政之所内立”的地方。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多次登涂山,瞻仰禹迹,有时就住在禹王庙的厢房之内,写了一批歌颂大禹和涂山的诗篇。苏辙、黄庭坚等人,也都在蚌埠留下了遗迹,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黄庭坚揽胜于涂山之巅并赋诗一首:“涂山绝顶忆神功,亘古情形一览中。启母石迎新月白,防风冢映夕阳红。洪流匝地曾抱兽,老树参天欲化龙。有径直通霄汉外,登临无不是仙踪。”清代著名法家邓石如游涂山,题写了苍劲古朴的“旷览平成”四个隶书大字,镌刻于石壁。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使涂山景区倍生光辉。

淮河在蚌埠水面宽阔,河床深广,百舸千帆在旭日波光中乘风破浪前进。两岸垂柳轻扬,稻花飘香,帆影流水。那“淮河三峡”的传说,“碧波长虹”的淮河公路大桥,人工新河——“茨淮新河”等等,形成了集山水风光、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游览佳境。

乘游轮由蚌埠向西不久,眼前便耸起巍峨的拦河大坝——蚌埠闸水利工程。坝上车如流水,日夜不息。坝下被28道闸门拦截的淮水,在旋转,在翻腾。清晨,霞光燃红天上的云朵,也燃红万顷淮水。离大闸稍远处,晨风传送着清亮悦耳的渔歌。夜晚,大闸上一百多盏枇杷灯,洒下一片乳白色的光芒,给大闸、给闸下的淮水、给河边的渔船、岸上的庄稼送去诗一般的甜蜜,梦一般宁静。穿过蚌埠闸达怀远,便到了淮河三峡中的第二峡口——萧山口,这里水流十分湍急,像一条腰带紧紧地束缚着放荡不羁的淮水。峡口处,荆山在淮河北岸,涂山在淮河南岸,组成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涂山风景区和荆山风景区。这里不仅可观光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故里,还可以看到新一代大禹子孙创造的第一个奇迹——“人间彩虹”茨淮新河,它是我国目前最长的人工河,是治淮工程的一个重大成果。在茨淮新河人淮处,可见一高大雄伟的建筑物——淮北地区最大的水利工程——上桥枢纽工程。这座配套完整的枢纽工程,可防洪,可排涝,可航行,可灌溉,可以自由地调济上下游水位差,使河水完全听从人的调遣。当你登上上桥闸,目睹茨淮新河与上桥工程,不仅被淮河两岸秀丽的风光所吸引,更赞叹造福于人类的祖国水利事业的伟大成就。游轮再往上溯可到淮河上第~个峡口——峡石口,两岸有两爿兀立的山石隔河,东面的称东峡口,西面称西峡口。西峡口顶上有一座古亭“慰农亭”,庄重秀丽,在晨曦和夕照下,数里之外,都可看得清。峡石口向为据险屯兵之处。著名的淝水之战,就是东晋大将胡彬据守峡口,稳住晋军,促成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

游轮向东穿过繁华的蚌埠市区,再向南折入龙子湖,行出不远,便进入一片开阔的水面。这里便是龙子湖水产养殖场,可观光珍珠培育过程,进入龙湖风景区游览。目前,龙湖旅游度假开发区正在建设,将龙湖建成现代化旅游度假中心,集城市风貌、水上活动为一体的现代化游乐场所。龙湖水上世界总体规划主要由下沉式广场、综合楼、按摩池、滑索飞渡、儿童戏水池、迪斯高浮桥、成人戏水池、雾岛、高杆灯、涌泉、漂流河、叠水瀑布、造浪池几部分组成。水上世界将不仅为游人观光提供方便,而且为蚌埠市增添新的旅游景观。

游轮直下五河县城以东的皖苏交界处,这里是淮河上第三峡口,也是最大的峡口——浮山峡口。浮山峡口北岸是潼河山,南岸是浮山。据古籍记载,浮山山下有穴,百姓俗称浮山洞。在洪水泛滥之时,水涨,山洞也跟着长高,水再大也不能将山洞淹没。待洪水落下之后,山洞也随之落下。这座山仿佛是浮在水上的,故而叫作浮山。浮山是否浮在水中,洪水为何不能将山洞淹没,至今仍然是个谜。此外还有浮山堰遗址,至今犹可寻见踪迹,这是一千多年以前萧衍(梁武帝)、王足筑堰拦河,以水为战,制造人为水害,祸害百姓的历史见证。

蚌埠乡土民情独特。民间活动有“淮河竞龙舟”,十五元宵节玩花鼓灯、旱船,蚌精舞,踩高跷等玩耍活动。地方戏有泗州戏、京剧、梆剧、越剧、花鼓灯歌舞剧、凤阳花鼓戏。曲艺有安徽琴书、安徽大鼓、山东快书、河南坠子。音乐有花鼓灯歌、民歌小调、淮河船工号子等。舞蹈有花鼓灯和凤阳花鼓、龙灯、狮舞、旱船、小车舞、竹马、跑驴等。

蚌埠工艺美术精湛。如凤画艺术、玉雕、微雕。凤画艺术最常见的作品有“丹凤朝阳”,“携子上朝”,“百鸟朝凤”。玉雕艺苑的精品如“仕女”、“五环炉”,远销西欧、东南亚许多国家。著名微雕家杨大可的微雕艺术没有匠气和模拟之迹,维妙维肖,融水书绘画艺术和雕刻技巧于一体。在日本海洋博览会上,曾展出他的比指甲还小的象牙片微雕《鉴真大师像》,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

蚌埠农副土特产品品种繁多,质量优良,风味独特。如怀远的石榴蜚声中外,有“沱湖的螃蟹,淮河的虾,天井湖的银鱼甲天下”之说。自古以来,珍珠就是蚌埠的特产。自1972年龙子湖渔场开始了人工育珠生产,为珍珠城蚌埠增添了新的光彩。此外,怀远沙沟的西瓜、五河的鸭蛋、淮河冰鱼和淮王鱼、怀远龙亢的狮头大白菜等,都享有声誉,为消费者所称道。

蚌埠的山是美的,蚌埠的水是美的,蚌埠的人文景观更是耀眼夺目。来吧,中外旅游的客人,美丽热情的蚌埠欢迎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