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福楼
课程设计,需从社会需要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适度确定基础性与发展性指标,以及体现两者要求的内容体系。
即使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也并不意味着要无限度拔高其要求,以为其包容知识的认知在深度与广度上是无限高标准的。而中国教育在核心课程的设计上逐高的要求,以及扩展知识深度与广度,迫使学生在学习的基础层级上,不断延展,成为很多学生的不堪之重。
若社会附加课程价值,以为一门课程可以达到期待指标,此时要充分认识这个社会期待的课程指标,注定是高水平指标。如语文作为母语课程,在当今普遍期待进行新文化形象塑造的背景下,迫切期待增加课程内容,担负文化传承,学生德育渗透,以及语文学科高标准素养等要求。作为从业者,需要基于课程实施,规划课程发展与实施。尤其,认识到课程的内容设计有两个层级:一是基础性,二是发展性。
就语文课程的基础性而言,需要把学科最有增值必要的内容作为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并为独立学习和自主发展奠定基础。打个比方,一个人的学科能力发展就如成长一棵树。先长树干,在一定高度之后,便有分叉。再继续拔高树干,并再树杈上继续分叉。最后,长成枝繁叶茂的一棵参天大树。这里的树干,指的是发展基础性,而分叉是发展属性。树干是学生学习的共同发展部分,分叉是各自独立的选择性发展。所以,在基础性设计上,一定要兼顾人人都会,人人都能。不要一下子就考虑,把学生的语文基础都拔高到很高。如小学三年级之后,识字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独立的,选择性的阅读,以及语文实践就应该增加,突出发展性。
语文学什么,客观上要从基础性与发展性两位维度进行思考。所加内容,要根据内容的适应性,考虑加在基础部分,还是发展部分。一定不能什么加进来,都是大一统的,非要占据课程的共同学习部分,即进入基础层级。恐怕,发展语文课程,融入内容,与增加学科价值,更对需要在发展层级有所补充,而同时应该由学生进行选择。
只求语文课程的扩容,不断增加语文份量,把课程价值扩大,而不开一个选择性学习的口子,势必会让基础层级的学业压力转化为学生的不堪负重。
我们的传统思维,总是在给语文学科添加内容以强化学科教学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能认识到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要从教育的普及性特点出发,作为人人会人人能的学习,这个定位,在基础层级上,具有普适性。
基础性定位适切,把空间留给发展层级的提升,于是学生的个性化与多样化都有了增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