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下一页 作者:复旦附中 黄荣华
相较而言,给材料作文历来是作文中一种比较难的题目。有的同学因为读不懂材料而导致跑题,有的同学因读不全材料而导致偏题,有的同学因不能区别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而导致偏题或跑题。
本文借助几个给材料作文题,主要与同学们谈谈如何审读给材料作文题,寻找到合适的写作点,如何围绕写作点展开作文。
对给材料作文历来说法很多。在我看来,既然是给材料作文,作文就一定要与材料关联:关联得越紧,你的作文就可能越得题旨;关联得越深,你的作文就可能越击中要害。如何关联得紧?如何关联得深?
1.四步审题,找到写作点。
第一步:梳理材料主要信息。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同学不关注这一步,看到材料中某个熟悉的词语就抓住不放,特别是当这个词语与自己考前准备的某个作文题目貌似时,就更不能摆脱。这恰恰是要特别避免的。否则就可能跑题或偏题。
第二步:找到材料隐含的方向。多数材料都隐含着方向。只要是考试,命题者所命之题都隐含着命意,这个命意就是材料的方向。当然命意有隐有显,很显然的是,隐性的命意更容易被忽视。但无论隐藏得多深,只要同学们能在第一步梳理主要信息的基础上,全面审视题目,就一定能把握材料隐含的方向。
第三步:分析“关键词”。这一步也是一些同学容易忽视的。但恰是走了这一步,就可能使你的作文与材料的关联度变得更紧、更深。如根据第二步,你找到的方向是东面,那么是一直写下去,围绕地球转一圈再回到原点呢,还是只写到东海,或是只写到太平洋,或是只写到美国的西海岸?这些,就要根据关键词来考量。当你对关键词仔细分析后,你会发现命题者隐藏在材料中的秘密。揭穿这个秘密,在审题上你就赢了!
第四步:确立写作点。在上面三步的基础上,你可以从容不迫地找到你最想写的内容。
下面我们结合几道题目分析,看看这四步怎样落实——
第一题: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一个学生求证几何题,求证了一大通也求证不出来,老师告诉他是方法错了。这是被方法蒙蔽了。
一个人开着辆汽车东拐西拐找不到要去的目的地。这辆车是被道路蒙蔽了。
一个人干个什么干得心烦了,一天抽空到庙里烧了炷香,或捐了个金刚什么的,从庙里出来后又什么都敢做敢干了。这不是被佛蒙蔽了,也不是让他干的那个什么给蒙蔽了,这是自己把自己蒙蔽了。
题目主要信息梳理:方向蒙人,道路蒙人,心灵更蒙人。
材料的明确指向:对方法、道路的迷信使人陷入困境,不能成功,不能到达目的地;对某种东西的执念(贪念)使人不能自省、自拔、自赎;自我蒙蔽是人的一大苦难。
关键词:蒙蔽——要掀开人生的蒙蔽。
写作点:“不要迷恋方法”;“要寻找正确之路”;“不要执于贪欲”;“人要时时自省”;“要跳出圈子看世界”;“掀开蒙蔽,走向幸福”。
第二题: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寺庙里新来的小沙弥,对什么都好奇。秋天,禅院里红叶飞舞,小沙弥跑去问师父:“红叶这么美,为什么会掉呢?”
师父一笑:“因为冬天来了,树撑不住那么多叶子,只好舍,这是不是‘舍弃’,是‘放下’!”
题目主要信息梳理:秋天的红叶很美——冬天时树撑不住了美丽的红叶——只好舍——这种“舍”不是“放弃”是“放下”。
材料的明确指向:对那些必须放下的“美丽”一定要“放下”,这样的“放下”是(大树)自身的生存的必须(因此并非“放弃”)。
关键词:“放下”——“放下”是放下本来“美丽”的东西,不是放下本来就不美的东西。本来就不美的东西,是应当“放弃”的,比如邪恶、贪欲、残忍等。
写作点:“美的不一定都能为我所有”;“并非所识之美都能为我所有”;“并非所拥有之美都能为我所拥有”;“随时而动,与自然相谐相生的生命律动之美”;“享受‘季节’之美”;“舍而有得”;“放而有获”;“‘放下’不等‘放弃’”;“‘放下’是一种更好的坚持”;“放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第三题: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风可以吹走
一张
无助的纸片
却吹不走
一只
会飞的蝴蝶
题目主要信息梳理:风吹走纸片,因为纸片“无助”;风不走蝴蝶,因为蝴蝶“会飞”。
材料的明确指向:做一只会飞的蝴蝶。
关键词:“会飞”——有翅膀,能御风;有思想,能辨识;有定力,能坚守;有信念,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有勇气,能抗拒。
这“会飞”又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借力”,如“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如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这正是“君子善假于物也”。
第二层次是“自主”,如“八风吹不动”,如“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
第三层次是“无风”,是“心中无风且无风”。这是最高层次。
写作点:“做一只会飞的蝴蝶”;“锻造会飞的翅膀”;“人生当御风而翔”;“八风吹不动者,乃真人也”;“定力使人生从容淡定”;“人生要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让灵魂自由飞翔”。
2.议论文一文三扣题,每扣深一层。
文章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是真理。写文章到了境界,随心所欲,即使是命题作文也能率性而为。但这对于普通应试者而言,是一种奢求,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因此,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部分同学,这部分同学有很高的心性,想写“创新作文”,但因为各方面都还没有达到高度,常常是为创新而创新,这就背离了作文的初衷,也就常常走上偏题之路。因此,为防偏题,给材料作文如果是写成议论文就要一文三扣题,扣一次加深一层题意,文章自然就与材料关联紧密了。这里我不是说给材料作文都要这样写,而是给部分容易偏题、跑题的同学提供一种不错的写法。
下面我再结合上面的三道题,分析几个写作点,看应当怎样扣题——
如上述第一题:有的同学找到了不错的写作点——“人要时时自省”。但写作时不贴住材料,最多开头提一提,基本上把这个写作点当成了一个命题作文题,于是写成五段式:第一段稍述一下材料,引出“人要时时自省”,然后是三段“自省使人……”,最后一段总结,指出“人是要自省的”。
这种写法很容易偏题,甚至跑题。因为“自省”的意义是很多的:“自省”使人少做错事,“自省”使人改正错误,“自省”使人天天进步,“自省”使人心存感激,“自省”使人日益强大……但这些都不能直接诠释材料,还需要衔接,需要扣住材料分析,否则就是算偏题,或被认为是套题,是宿构。
1 2 下一页
谈给材料作文的三个问题
2019-11-29 17:52:13
相关推荐
- 憬然有悟的意思_憬然有悟的成语解释 2019-11-01 08:45:24
- 天津高考录取开始 7月中旬公布一本余缺计划 2019-11-30 21:42:28
- 民主并非选圣贤而在释放社会创造力 2019-10-11 11:32:13
- 2014年高考英语必备短语汇集:选修八(2) 2019-11-11 12:55:53
- 唐代神童知多少?权德舆四岁能赋诗 杜甫七岁属辞 2019-11-22 20:04:41